萧红小说的女性人文主义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萧红小说与女性人文主义理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女性人文主义理论 | 第12-15页 |
一、 人文主义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 “女性”一词的内涵 | 第13-14页 |
三、 女性人文主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女性人文主义与女性主义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女性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第18-30页 |
第一节 贫困与死亡 | 第18-24页 |
第二节 爱情与婚姻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有自主意识的个体女性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女性人文主义视角下的男性形象 | 第30-42页 |
第一节 觉醒前的男性形象 | 第30-34页 |
一、 贫困的下层劳动人民形象 | 第31-32页 |
二、 麻木的奴隶形象 | 第32-33页 |
三、 顽强生命力的男性形象 | 第33-34页 |
四、 具有阿 Q 精神的上层男性形象 | 第34页 |
第二节 觉醒的男性形象 | 第34-38页 |
一、 觉醒中男性形象 | 第34-37页 |
二、 已经觉醒的男性形象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男性形象性格的创作成因 | 第38-42页 |
第四章 女性人文主义视角下小说人物的生存空间 | 第42-49页 |
第一节 自然空间与人物形象 | 第42-46页 |
一、 自然风貌 | 第42-45页 |
二、 自然风貌造就的人物品格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人文空间与人物形象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