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段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概念 | 第10页 |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历史 | 第10-11页 |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2章 调查海域地理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13-26页 |
·地理概况 | 第13页 |
·调查和取样方法 | 第13-22页 |
·调查断面与站位设置 | 第13-21页 |
·取样方法 | 第21-22页 |
·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群落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多样性分析 | 第23-24页 |
·ABC 曲线分析 | 第24-26页 |
第3章 调查结果 | 第26-62页 |
·软体动物 | 第26-39页 |
·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 | 第26-28页 |
·软体动物的时空分布 | 第28-34页 |
·软体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 第34-39页 |
·环节多毛类动物 | 第39-47页 |
·环节多毛类动物的种类组成 | 第39-40页 |
·环节多毛类动物的时空分布 | 第40-43页 |
·环节多毛类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 第43-47页 |
·节肢动物 | 第47-56页 |
·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 | 第47-48页 |
·节肢动物的时空分布 | 第48-52页 |
·节肢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 第52-56页 |
·棘皮动物 | 第56-59页 |
·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 | 第56-57页 |
·棘皮动物的时空分布 | 第57-58页 |
·棘皮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 第58-59页 |
·鱼类 | 第59-62页 |
·鱼类的种类组成 | 第59页 |
·鱼类的时空分布 | 第59-61页 |
·鱼类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 第61-62页 |
第4章 分析和讨论 | 第62-80页 |
·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监测评估 | 第62-66页 |
·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评估 | 第66-67页 |
·利用 ABC 曲线进行监测评估 | 第67-79页 |
·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 ABC 曲线分析 | 第67-72页 |
·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 ABC 曲线分析 | 第72-78页 |
·春季和秋季对比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附表1 海南岛西段潮间带软体动物名录 | 第80-88页 |
附表2 海南岛西段潮间带环节多毛类名录 | 第88-89页 |
附表3 海南岛西段潮间带节肢动物名录 | 第89-92页 |
附表4 海南岛西段潮间带棘皮动物名录 | 第92-93页 |
附表5 海南岛西段潮间带鱼类名录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