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三、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理论综述 | 第19-32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9-25页 |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第19-21页 |
二、审计风险含义的界定及其特点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5-28页 |
一、理论内容 | 第25-27页 |
二、内部控制理论对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融资行为理论 | 第28-29页 |
一、内源融资 | 第28-29页 |
二、外源融资 | 第29页 |
第四节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9-31页 |
一、理论内容 | 第29-31页 |
二、风险管理理论对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第32-49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32-39页 |
一、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行业类型 | 第32-34页 |
二、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各年度的发行情况 | 第34-35页 |
三、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情况 | 第35-36页 |
四、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主要特点 | 第36-39页 |
第二节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 | 第39-42页 |
一、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 | 第39-41页 |
二、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占据重要地位 | 第41页 |
三、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间接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 第42-47页 |
一、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特征 | 第43-44页 |
二、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考评及违规处罚情况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分析 | 第49-61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的特点及特殊性 | 第49-50页 |
一、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的特点 | 第49页 |
二、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的特殊性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现状 | 第50-52页 |
一、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不规范经营导致重大错报风险增加 | 第50-51页 |
二、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造假动机致使检查风险扩大 | 第51页 |
三、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惯例使审计风险超过可接受程度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 | 第52-60页 |
一、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不足导致审计风险 | 第53-58页 |
二、审计人员执业能力低下增加了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 | 第58-59页 |
三、我国中小企业入市门槛低、监管力度弱加大了审计风险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规避策略 | 第61-78页 |
第一节 针对中小板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61-66页 |
一、注册会计师要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重点内容加强审计 | 第61-64页 |
二、建立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机制 | 第64-66页 |
第二节 针对中小板上市公司检查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66-70页 |
一、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防范意识以降低检查风险 | 第66-69页 |
二、规范审计作业、健全和强化控制机制以规避检查风险 | 第69-70页 |
三、强化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降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检查风险 | 第70页 |
第三节 针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诉讼风险的对策 | 第70-74页 |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针对中小板审计诉讼风险的避诉措施 | 第71-72页 |
二、会计师事务所采取针对中小板审计诉讼风险的避诉措施 | 第72-74页 |
第四节 针对中小板市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的规避对策 | 第74-77页 |
一、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 | 第74-75页 |
二、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管力度 | 第75页 |
三、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制度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