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的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关于液压污染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关于液压污染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理论 | 第15-34页 |
·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及危害 | 第15-18页 |
·污染物的来源 | 第15-16页 |
·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 | 第16-18页 |
·固体颗粒污染磨损机理及其引发的失效 | 第18-21页 |
·固体颗粒污染磨损机理 | 第18-20页 |
·固体颗粒污染引发的失效 | 第20-21页 |
·液压油清洁度等级标准与油液取样的基本要求 | 第21-26页 |
·液压油清洁度等级标准 | 第21-24页 |
·油液取样的基本要求 | 第24-26页 |
·污染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分析 | 第26-30页 |
·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铁谱分析 | 第27-29页 |
·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油液污染控制与管理 | 第30-33页 |
·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清洗 | 第30-32页 |
·液压油过滤与净化 | 第32页 |
·液压系统污染监测与控制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X 公司起重机液压系统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34-55页 |
·汽车起重机简介 | 第34页 |
·起重机液压系统目标清洁度等级的确定 | 第34-38页 |
·目标清洁度的选择 | 第34-35页 |
·起重机液压系统分析 | 第35-37页 |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拟采用的目标清洁度 | 第37-38页 |
·起重机液压系统污染现状分析 | 第38-44页 |
·外反馈数据分析 | 第38-40页 |
·起重机油液分析 | 第40-42页 |
·液压管路接头等辅件的清洁度分析 | 第42页 |
·其他易忽视的液压元件清洁度检测 | 第42-43页 |
·回油滤芯污染物成分分析 | 第43-44页 |
·起重机液压系统污染原因分析 | 第44-50页 |
·液压管路接头等辅件引起的污染 | 第44-45页 |
·液压油箱引起的污染 | 第45-46页 |
·装配过程引起的污染 | 第46-47页 |
·现场配焊引起二次污染 | 第47-48页 |
·仓储环境恶劣引起的污染 | 第48-49页 |
·油液取样不规范 | 第49页 |
·更换工艺滤芯引起的二次污染 | 第49-50页 |
·油液监测实验 | 第50-54页 |
·取样过程 | 第50页 |
·油样检测 | 第50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X 公司液压系统油液污染控制与管理 | 第55-64页 |
·液压元件供应商控制 | 第56-59页 |
·整机装配环境及过程清洁度控制 | 第59页 |
·配焊工艺改进 | 第59-60页 |
·维修时的控制 | 第60页 |
·改善仓储环境 | 第60-61页 |
·增设体外循环过滤系统 | 第61-62页 |
·油品取样方法改进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