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 | 第14-2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 | 第14-16页 |
·市民化 | 第16页 |
·农民工市民化 | 第16-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和谐社会理论 | 第17-18页 |
·城市治理理论 | 第18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18-19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况分析 | 第20-30页 |
·农民工流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第20-23页 |
·经济体制革之前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20-21页 |
·改革之后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21-23页 |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与重大意义 | 第23-26页 |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条件 | 第23-25页 |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大意义 | 第25-26页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情况 | 第26-27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 第27-28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收支状况 | 第28页 |
·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及业余文化生活情况 | 第28页 |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参与情况 | 第28-29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市民化障碍及制度根源分析 | 第30-38页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障碍分析 | 第30-35页 |
·制度性障碍 | 第30-33页 |
·社会性的歧视 | 第33-34页 |
·新生代农民工个体障碍 | 第34-35页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制度根源分析 | 第35-38页 |
·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局限性 | 第35-36页 |
·公共政策公平性的缺陷 | 第36-37页 |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不足 | 第37页 |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滞后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 第38-48页 |
·加强政府调控,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第38-42页 |
·树立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观念 | 第38页 |
·转变政府职能,以服务强化管理 | 第38-39页 |
·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制度性障碍 | 第39-41页 |
·加强立法,建立长效权益保护机制 | 第41页 |
·营造良好政策执行环境,提升政策执行力度 | 第41-42页 |
·健全工会组织,保障工会维权职责 | 第42页 |
·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 第42-44页 |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政府在劳动力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 第43页 |
·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取消各种歧视性政策 | 第43-44页 |
·健全市场服务机构,加快统筹城乡就业 | 第44页 |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 | 第44-48页 |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 第44-45页 |
·加强进城农民工的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素质 | 第45-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