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比较与分析--基于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结构安排及预期贡献 | 第19-21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预期贡献 | 第20-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39页 |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性分析研究 | 第21-24页 |
·标准化调查法 | 第22页 |
·“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 | 第22页 |
·管理评分法 | 第22-24页 |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 第24页 |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研究 | 第24-33页 |
·关于分析指标的研究综述 | 第24-29页 |
·关于预警模型的研究综述 | 第29-33页 |
·制造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33-34页 |
·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发展趋势 | 第34-36页 |
·财务预警模型的比较研究 | 第36-39页 |
·存量指标模型与流量指标模型的比较 | 第36-37页 |
·模型构建分析方法之比较 | 第37-39页 |
3. 财务危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39-50页 |
·概念界定 | 第39-41页 |
·财务危机的界定 | 第39-41页 |
·金融危机的界定 | 第41页 |
·经济的周期波动与金融危机 | 第41-44页 |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 第41-42页 |
·金融危机对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的影响 | 第42-43页 |
·金融危机对传统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挑战 | 第43-44页 |
·金融危机前后财务危机预警理论研究的对比分析 | 第44-50页 |
·财务分析理论和制造业财务分析 | 第44-45页 |
·MM理论和权衡理论 | 第45-47页 |
·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引入 | 第47页 |
·赌徒破产模型与金融危机下制造业现金流量分析 | 第47-48页 |
·金融危机下的博弈理论 | 第48-49页 |
·财务危机预警理论研究对比分析小结 | 第49-50页 |
4. 制造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设计 | 第50-62页 |
·研究假设 | 第50-53页 |
·财务危机形成时期追溯的假设 | 第50-51页 |
·财务体质假设 | 第51-52页 |
·公司治理假设 | 第52-53页 |
·关于审计意见的假设 | 第53页 |
·预警指标的确定 | 第53-55页 |
·预警指标的确定原则 | 第53-54页 |
·本文预警指标的具体确定 | 第54-55页 |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55-58页 |
·危机企业样本选择 | 第57页 |
·非危机企业样本选择 | 第57-58页 |
·样本分类 | 第58页 |
·样本期的选择 | 第58页 |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第58-60页 |
·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59页 |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59-60页 |
·因子分析法在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应用 | 第60页 |
·研究基本程序 | 第60-62页 |
5.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62-90页 |
·金融危机前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62-79页 |
·财务预警指标的初步筛选 | 第62-69页 |
·因子分析 | 第69-76页 |
·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76-78页 |
·预警模型的检验 | 第78-79页 |
·金融危机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79-86页 |
·金融危机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适用性探讨 | 第79-80页 |
·金融危机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80-86页 |
·金融危机前后制造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86-90页 |
·金融危机前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纵向分析 | 第87-88页 |
·金融危机前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横向分析 | 第88-9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研究结论 | 第90-91页 |
·金融危机前后财务预警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 | 第90-91页 |
·logistic回归模型的运用 | 第91页 |
·从本文得到对制造业企业的启示和建议 | 第91-92页 |
·本文局限性 | 第92-93页 |
·研究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后记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