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关于投资银行声誉与长期财务绩效、长期投资回报的研究--基于沪深A股主板市场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绪论第13-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研究目的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全文研究脉络及结构安排第18-19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9-20页
2. 相关理论回顾第20-32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22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第20-21页
     ·证券发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投资银行的产生第21-22页
   ·投资银行声誉理论分析第22-29页
     ·声誉的起源---基于KMRW模型第22-23页
     ·投资银行声誉经典理论:C-F模型第23-26页
     ·投资银行声誉的意义第26-27页
     ·投资银行声誉衡量方法第27页
     ·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及制约因素第27-29页
   ·投资银行声誉与IPO企业质量的相关理论第29-30页
     ·认证中介理论第29页
     ·IPO企业质量与投资银行声誉的理论关系第29-30页
   ·我国投资银行功能演变与保荐人制度诞生第30-32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32-36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32-34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34-36页
4. 实证分析第36-62页
   ·假设提出及模型建立第36-40页
   ·样本数据描述与投资银行声誉衡量第40-46页
     ·样本数据来源和描述统计第40-44页
     ·投资银行声誉衡量标准与排名第44-46页
   ·实证检验第46-52页
     ·投资银行声誉与长期财务绩效检验第46-49页
     ·投资银行声誉、长期财务绩效与长期投资回报检验第49-52页
   ·稳健性检验第52-62页
     ·牛市或熊市效应检验第52-54页
     ·国企效应检验第54-55页
     ·保荐人制度效应检验第55-61页
     ·声誉加权比重检验第61-62页
5. 全文总结与启示建议第62-66页
   ·全文总结第62-63页
   ·启示与建议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4页
后记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压力测试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