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价值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健全人格塑造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及其价值的相关研究第15-19页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9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9-21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创新点第20-21页
2 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概述第21-27页
   ·关于人格的界定第21-22页
   ·健全人格的塑造第22-24页
   ·大学生人格的现状分析第24-27页
     ·大学生人格的发展态势第24页
     ·大学生人格缺失的原因第24-27页
3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渊源及模式第27-34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历史背景第27-29页
     ·政治背景第27-28页
     ·经济背景第28页
     ·文化背景第28-29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人性论基础第29-31页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说第29页
     ·孟子“人性本善”说第29-30页
     ·荀子“人性之恶”说第30-31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模式第31-34页
     ·孔子内圣外王之模式第31-32页
     ·孟子修身为本之内圣第32页
     ·荀子治国平天下之外王第32-34页
4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内涵第34-43页
   ·“仁者爱人”的仁论第34-37页
     ·孝悌仁之本第35-36页
     ·推己及人行仁第36页
     ·克己复礼为仁第36-37页
   ·“义以为上”的义论第37-38页
     ·以义制利第37页
     ·见利思义第37-38页
     ·舍生取义第38页
   ·“齐之以礼”的礼论第38-40页
     ·约之以礼第39页
     ·行之以礼第39-40页
     ·重礼贵和第40页
   ·“知者不惑”的智论第40-41页
     ·智者知人第40-41页
     ·学而知之第41页
     ·知之为知之第41页
   ·“信以成之”的信论第41-43页
     ·人无信不立第42页
     ·言而有信第42-43页
5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目标及实现途径第43-53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目标第43-47页
     ·仁智兼备的圣人人格第43-44页
     ·修己安人的君子人格第44-45页
     ·行己有耻的士人格第45-47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第47-53页
     ·修身立命第47-48页
     ·学思并举第48-49页
     ·反求诸己第49-51页
     ·积善成德第51-53页
6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价值解析第53-68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现代价值第54-64页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第54-57页
     ·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第57-59页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和谐的群己关系第59-63页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63-64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路径探寻第64-68页
     ·大学生个体是健全人格塑造的起点第65页
     ·家庭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重点第65-66页
     ·学校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要点第66-67页
     ·社会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基点第67-68页
结束语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酿酒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兰州交通大学女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