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肥胖及其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肥胖及其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遗传因素 | 第11页 |
·环境因素 | 第11-12页 |
·肥胖模型建立及其评价 | 第12-13页 |
·肥胖模型的建立 | 第12页 |
·肥胖的评价标准 | 第12-13页 |
·肥胖及其发生机理 | 第13-14页 |
·肥胖基因突变 | 第13页 |
·瘦素受体异常 | 第13-14页 |
·肾上腺素能受体 | 第14页 |
·肥胖的危害 | 第14页 |
2 肠道微生态及其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肠道微生态概述 | 第14-15页 |
·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 第15-18页 |
·消化与营养代谢作用 | 第16页 |
·促进肠道黏膜的发育 | 第16-17页 |
·改善肠道屏障 | 第17页 |
·提高机体免疫力 | 第17页 |
·合成有益物质 | 第17页 |
·其他作用 | 第17-18页 |
·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 | 第18页 |
·宿主的饮食结构 | 第18页 |
·宿主的年龄 | 第18页 |
·宿主的基因型 | 第18页 |
·宿主的生理状态等健康状况 | 第18页 |
·肠道微生态评价方法 | 第18-20页 |
·培养法 | 第19页 |
·镜检法 | 第19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 第19-20页 |
·ERIC-PCR技术 | 第20页 |
3 肥胖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 | 第20-22页 |
·获取能量的效率 | 第21-22页 |
·脂肪代谢的调控 | 第22页 |
4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试验 | 第23-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材料 | 第23页 |
·主要试剂与设备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9页 |
·试验动物处理 | 第24页 |
·芽孢杆菌悬液的制备 | 第24页 |
·采样 | 第24页 |
·粪便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DGGE分析 | 第25-28页 |
·ERIC-PCR分析 | 第28页 |
·粪便中SCFA的测定 | 第28-29页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9-43页 |
·肥胖模型建立结果 | 第29-30页 |
·粪便微生物DNA提取结果及评定 | 第30页 |
·16S rDNA V3区PCR扩增结果 | 第30-31页 |
·DGGE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肥胖大鼠肠道微生物DGGE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试验处理对大鼠肠道微生态影响的DGGE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ERIC-PCR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肥胖大鼠肠道微生物ERIC-PCR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试验处理对大鼠肠道微生态影响的ERIC-PCR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大鼠粪便中SCFA测定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大鼠粪便中SCFA的色谱图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试验处理对大鼠粪便中SCFA的影响及其分析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遗传对大鼠肥胖的影响 | 第43页 |
·肠道微生态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43-44页 |
·芽孢杆菌对大鼠肥胖的影响 | 第44-45页 |
·粪便中的SCFA与肥胖 | 第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