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24页 |
·植物病害生防芽胞杆菌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芽胞杆菌的生防应用状况 | 第14页 |
·芽胞杆菌的生防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芽胞杆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 第15页 |
·芽胞杆菌与病原生物竞争营养和生态位点 | 第15-16页 |
·芽胞杆菌对植物诱导抗性作用 | 第16页 |
·芽胞杆菌对病原生物的拮抗作用 | 第16-17页 |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防治及抗病性研究概况 | 第17-23页 |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 第17页 |
·香蕉枯萎病的防治 | 第17-20页 |
·抗病品种选育 | 第17-18页 |
·生物防治 | 第18-20页 |
·香蕉抗枯萎病机理研究 | 第20-23页 |
·香蕉品种抗性机理研究 | 第20-21页 |
·生防菌诱导香蕉产生系统抗性的研究 | 第21-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2 菌株TR21的鉴定 | 第24-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供试菌株 | 第24-25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5页 |
·菌株TR21的生化鉴定 | 第25页 |
·菌株TR21的分子鉴定 | 第25-26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页 |
·16S rDNA序列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 第25-26页 |
·gyrA、gyrB基因序列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 第26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菌株TR21的生化鉴定 | 第26-27页 |
·菌株TR21的分了鉴定 | 第27-29页 |
·菌株TR21的16S rDNA、gyr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 | 第27页 |
·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7-28页 |
·基于gyrA和gyrB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8-29页 |
·不同鉴定方法评价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1页 |
3 菌株TR21生物学特性、产酶能力、抗菌作用及其成分分析 | 第31-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供试菌株 | 第31页 |
·培养基 | 第31-32页 |
·菌株TR21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32-33页 |
·pH值对菌株TR21生长的影响 | 第32页 |
·菌株TR21对碳源的利用 | 第32页 |
·菌株TR21对氮源的利用 | 第32-33页 |
·菌株TR21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3页 |
·菌株TR21的产酶能力测定 | 第33页 |
·菌株TR21的抗菌谱测定 | 第33页 |
·菌株TR21胞外蛋白与脂肽粗提物的制备 | 第33-34页 |
·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抑制作用的测定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菌株TR21生物学特性 | 第34-36页 |
·不同pH值对TR21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碳源对菌株TR21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不同氮源对菌株TR21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菌株TR21的生长曲线 | 第36页 |
·菌株TR21的产酶能力 | 第36页 |
·菌株TR21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第36-39页 |
·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4 菌株TR21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定殖能力研究 | 第41-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供试菌株及试剂 | 第41-42页 |
·菌株TR21对香蕉枯萎病的温室盆栽防治试验 | 第42页 |
·接种 | 第42页 |
·病情统计 | 第42页 |
·菌株TR21抗链霉素标记 | 第42-43页 |
·标记菌株稳定性试验 | 第43页 |
·标记菌株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 第43页 |
·标记菌株在香蕉体内及根际的定殖测定 | 第43-44页 |
·接种方法 | 第43页 |
·标记菌株在香蕉体内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 第43-44页 |
·标记菌株在香蕉根际土壤中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 第44页 |
·标记菌株在香蕉根表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 第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菌株TR21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 第44-45页 |
·菌株TR21天然抗药性 | 第45-46页 |
·抗链霉素标记菌的筛选及其稳定性和拮抗活性测定 | 第46页 |
·标记菌株在香蕉体内、根表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 第46-48页 |
·标记菌株在香蕉体内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 第46-47页 |
·标记菌株在香蕉根际土壤中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 第47-48页 |
·标记菌株在香蕉根表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5 菌株TR21对香蕉抗病相关酶活的诱导作用 | 第50-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试验方法 | 第51-52页 |
·菌株的制备及接种 | 第51页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51-52页 |
·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第52页 |
·统计分析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TR21发酵液不同组分对香蕉根系内抗病相关酶活的影响 | 第52-55页 |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第52-54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54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 第54-55页 |
·TR21菌体对香蕉叶片中抗病相关酶活的影响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6 菌株TR21对香蕉抗病相关基因的诱导作用 | 第58-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材料 | 第58-59页 |
·供试菌株和植株 | 第58-59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59页 |
·方法 | 第59-61页 |
·菌株的制备及接种 | 第59页 |
·总RNA的提取、定量与完整性检测 | 第59页 |
·cDNA第1链的合成 | 第59-60页 |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60页 |
·PCR反应 | 第60页 |
·抗病相关基因和内标基因PCR循环数的确定 | 第60-61页 |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 | 第61页 |
·数据分析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61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61-62页 |
·半定量RT-PCR循环数的确定 | 第62-63页 |
·香蕉根系抗病相关基因的半定量RT-PCR结果 | 第63-67页 |
·接种菌株TR21后香蕉根系PAL基因的表达 | 第63页 |
·接种菌株TR21后香蕉根系POD基因的表达 | 第63-64页 |
·接种菌株TR21后香蕉根系PR-3基因的表达 | 第64页 |
·接种菌株TR21后香蕉根系PR-1基因的表达 | 第64-67页 |
·讨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