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清代民族贸易与青海河湟地方社会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1页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7页
 二、 相关研究现状第7-10页
 三、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文化变迁理论第10-11页
第二章 清代河湟贸易的空前兴盛第11-28页
 第一节 清代河湟贸易形式第11-18页
  一、 渐趋衰落的茶马互市第11-13页
  二、 贡赐贸易与寺院贸易第13-17页
  三、 民间贸易的逐渐兴盛第17-18页
 第二节 清代河湟贸易的日渐繁荣第18-26页
  一、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第18-23页
  二、 商业经济的繁荣第23-26页
 第三节 贸易中心——“小北京”第26-28页
第三章 民族贸易对河湟地方社会的影响第28-44页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繁荣第28-33页
  一、 河湟灌溉渠网的出现第28-30页
  二、 商业经济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渐提升第30-31页
  三、 贸易物种的增多第31-33页
 第二节 河湟地方社会的新变化第33-36页
  一、 出现了专门的贸易服务机构第33-35页
  二、 社会阶层分化第35-36页
 第三节 河湟社会贫富分化的日益突出第36-38页
 第四节 推动了城镇社会的发展第38-44页
  一、 城镇形制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第38-40页
  二、 城市格局的优化配置第40-42页
  三、 城镇功能的完善第42-44页
第四章 民族贸易下的河湟社会发展特点第44-51页
 第一节 河湟社会多元化第44-47页
  一、 社会结构的多元性第44-45页
  二、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第45-47页
 第二节 共享中的河湟社会第47-51页
  一、 日常生活方式的融合和共享第48-49页
  二、 河湟社会民风的共享和塑造第49-50页
  三、 文化共享的结晶---“花儿”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盐铁会议”看西汉国家经济政策的演进
下一篇:元代藏传佛教高僧在杭州路的弘法活动--Hangzhou and Chaozhou as th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