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论文

从“盐铁会议”看西汉国家经济政策的演进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一、选题意义第7页
 二、研究概况第7-11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盐铁会议”召开的背景第12-17页
 第一节 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开始变化第12-14页
  一、增加赋税、改革币制第12-13页
  二、盐铁榷酤、平准均输第13-14页
 第二节 “盐铁会议”的进程第14-17页
  一、“盐铁会议”的召开第14-15页
  二、“盐铁会议”中的辩论双方及《盐铁论》第15-17页
第二章 “盐铁会议”中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讨论第17-31页
 第一节 御史大夫派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张第17-24页
  一、国家专营经济政策产生的本质及其优势第17-21页
  二、“国家专营经济模式”问题的产生及其负面影响第21-24页
 第二节 贤良文学派对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争论第24-31页
  一、贤良文学对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第25-27页
  二、贤良文学派政治理念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第27-31页
第三章 会议双方遵循的共同底限第31-44页
 第一节 双方对“商”认识的联系第31-34页
  一、商人阶层进入权力中枢第32-33页
  二、社会消费结构的逐步奢侈化第33-34页
 第二节 会议双方对“农”认识的一致第34-39页
  一、重“农”表象下的社会问题第35-37页
  二、重“农”政策下豪族势力的发展第37-39页
 第三节 从“儒法之辩”的交流到双方经济主张的相互借鉴第39-44页
  一、儒法思想的逐步交流和相互借鉴第39-40页
  二、“天”与“人”认识的逐步深入——对百姓生活的同情第40-42页
  三、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对传统民族观的继承与发展第42-44页
第四章 “盐铁会议”对后世的影响及借鉴第44-48页
 第一节 “盐铁会议”结束后的演进与发展第44-45页
 第二节 “盐铁会议”中的惋惜与缺憾第45-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个人简历第51-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代生产力发展与消费经济关系探析
下一篇:清代民族贸易与青海河湟地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