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破产法的法学思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回眸——我国新旧破产法之回顾 | 第8-27页 |
第一节 新旧破产法的出台 | 第8-13页 |
一、新旧破产法的出台过程 | 第8-10页 |
二、新旧破产法的出台原因 | 第10-13页 |
第二节 旧破产法实施中“破产”的原因 | 第13-20页 |
一、立法的“先天不足” | 第14-16页 |
二、转型期经济环境的阻碍 | 第16-17页 |
三、政府不正当的干预 | 第17-19页 |
四、破产理念的缺失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新破产法实施中被搁浅的原因 | 第20-27页 |
一、经济环境的制约 | 第22-23页 |
二、配套制度的缺乏 | 第23-24页 |
三、破产执业组织保障的不完善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横向考察——发达国家破产法之实施 | 第27-37页 |
第一节 美国破产法的实施 | 第27-34页 |
一、美国破产法实施的成熟条件 | 第27-32页 |
二、美国破产法的实施现状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德国破产法的实施 | 第34-37页 |
一、德国破产法实施的成熟条件 | 第34-35页 |
二、德国破产法的实施现状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法理观照——我国破产法之完善 | 第37-50页 |
第一节 法律制度之间的关联性 | 第37-41页 |
一、法律制度关联性的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二、与破产法相关联的制度 | 第38-41页 |
第二节 正确处理立法供给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 第41-46页 |
一、立法应着眼于立法需要、实践经验和社会大众需求 | 第42-45页 |
二、破产立法应处理好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法律制度实施的主体保障 | 第46-50页 |
一、法律职业者为法律制度实施提供主体保障 | 第47-48页 |
二、破产法实施的法律职业主体保障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