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兴安落叶松简介 | 第9-10页 |
·兴安落叶松的分布与习性 | 第9-10页 |
·兴安落叶松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 第10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0-15页 |
·遗传多样性概述 | 第10页 |
·群体遗传结构的概述 | 第10-11页 |
·遗传标记和遗传多样性检测 | 第11-12页 |
·分子标记的概述 | 第12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技术特点 | 第12-15页 |
·针叶树群体结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外针叶树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5页 |
·国内针叶树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5-17页 |
·落叶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7-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2 基于RAPD技术的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DNA提取 | 第22-23页 |
·DNA模板质量的检验 | 第23页 |
·RAPD-PCR体系及扩增条件 | 第23-24页 |
·引物筛选 | 第24-25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DNA的提取 | 第26页 |
·RAPD引物的多态性 | 第26-27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7-3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1-33页 |
3 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与育种群体RAPD多样性分析 | 第33-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3页 |
·DNA提取 | 第33页 |
·DNA质量检测 | 第33页 |
·RAPD-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第33页 |
·引物筛选 | 第33-34页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34页 |
·引物的多态性 | 第34-35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5-4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4 基于SSR标记的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2-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2-43页 |
·DNA提取 | 第43页 |
·DNA质量检测 | 第43页 |
·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第43-44页 |
·引物筛选 | 第44页 |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44-45页 |
·操作步骤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5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46-48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8-51页 |
·遗传分化分析 | 第51-52页 |
·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 | 第52-5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3-55页 |
5 讨论 | 第55-60页 |
·两种分子标记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55-57页 |
·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55-56页 |
·遗传变异分析 | 第56-57页 |
·聚类结果比较 | 第57页 |
·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57-58页 |
·RAPD引物在群体多样性上的分析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