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绵高速公路ETC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ETC 收费系统的组成及关键技术 | 第14-27页 |
·ETC 收费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ETC 收费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15-16页 |
·ETC 中央结算系统 | 第15-16页 |
·ETC 收费中心管理系统 | 第16页 |
·ETC 收费站管理系统 | 第16页 |
·ETC 收费车道控制系统 | 第16页 |
·ETC 收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第16-26页 |
·自动车辆识别系统(AVI) | 第17-21页 |
·自动车辆分类系统(AVC) | 第21-23页 |
·车辆逃费抓拍系统(VES)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7-37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功能需求 | 第27-29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车道系统硬件需求 | 第29-30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技术要求 | 第30-32页 |
·ETC 系统性能指标 | 第30页 |
·ETC 系统收费制式 | 第30页 |
·ETC 系统收费方式 | 第30-31页 |
·ETC 系统 DSRC 技术选择 | 第31页 |
·车辆、车载单元与交通信息卡的关系 | 第31-32页 |
·ETC 系统与计重收费的关系 | 第32页 |
·ETC 系统支付类型 | 第32页 |
·ETC 系统票据管理 | 第32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信息系统分析 | 第32-36页 |
·ETC 业务流程 | 第32-35页 |
·ETC 数据流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设计 | 第37-60页 |
·成绵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建设方案 | 第37-41页 |
·单片式 ETC 系统 | 第37-39页 |
·组合式收费方式 | 第39-41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车道设计指标 | 第41-45页 |
·ETC 车道行车速度 | 第41-43页 |
·ETC 车道宽度 | 第43页 |
·ETC 车道收费岛长度 | 第43-45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车道布置 | 第45-46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功能模块设计 | 第46-52页 |
·系统功能模块总体设计 | 第46-47页 |
·车道流程管理模块 | 第47-48页 |
·车辆识别系统模块 | 第48-49页 |
·图像抓拍与车牌识别模块 | 第49-50页 |
·数据本地存储模块 | 第50-51页 |
·收费系统通信模块 | 第51-52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52-58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53-57页 |
·软件结构设计 | 第57-58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的数据接口设计 | 第58-59页 |
·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原则 | 第58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收费系统数据接口的设计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实现 | 第60-73页 |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的信息编码实现 | 第60-63页 |
·电子卡 ID 编码方式 | 第60页 |
·车辆牌照号码编码方式 | 第60页 |
·车型数据编码方式 | 第60-61页 |
·车道编码方式 | 第61页 |
·时间编码方式 | 第61-62页 |
·帐户资金余额编码方式 | 第62页 |
·交易状态编码方式 | 第62-63页 |
·系统初始化状态机的实现 | 第63-64页 |
·车道流程管理模块实现 | 第64-67页 |
·出口车道流程管理模块实现 | 第64-67页 |
·出口车道流程管理模块实现 | 第67页 |
·ETC 车辆识别系统模块实现 | 第67-68页 |
·图像抓拍与车牌识别模块实现 | 第68页 |
·数据本地存储模块实现 | 第68-70页 |
·收费中心通信模块实现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成绵高速公路 ETC 系统测试 | 第73-81页 |
·测试过程 | 第73-75页 |
·概述 | 第73-74页 |
·引用文档 | 第74页 |
·测试概述 | 第74-75页 |
·测试结果与系统评估 | 第75-80页 |
·测试结果 | 第75-80页 |
·系统评估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论文总结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