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5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5页 |
| 1 乙酰胆碱受体概述 | 第15-16页 |
| 2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第16-25页 |
|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区域 | 第19-22页 |
| ·脊椎动物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第22-24页 |
| ·无脊椎动物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研究 | 第24页 |
| ·线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第24-25页 |
| 3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第25-29页 |
| ·美洲大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 | 第26-28页 |
|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基组成的研究 | 第28-29页 |
| 4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的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 ·昆虫乙酰胆碱受体亚基重要的区域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昆虫乙酰胆碱受体氨基酸变化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影响 | 第31-33页 |
| 5 乙酰胆碱受体外源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33-41页 |
| ·早期乙酰胆碱受体外源表达研究 | 第33-34页 |
| ·乙酰胆碱受体的基因分子克隆 | 第34页 |
| ·体外细菌、酵母细胞中表达重组乙酰胆碱受体 | 第34-35页 |
| ·模式生物中表达重组乙酰胆碱受体 | 第35页 |
| ·细胞系中表达重组乙酰胆碱受体 | 第35-36页 |
|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表达重组乙酰胆碱受体 | 第36-41页 |
| 6 新外源表达系统的研究 | 第41-42页 |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42-45页 |
| 第二章 昆虫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D、E、F环上氨基酸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影响 | 第45-59页 |
| 摘要 | 第45-47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7-49页 |
| ·材料 | 第47页 |
| ·质粒和突变 | 第47-48页 |
| ·体外转录 | 第48页 |
| ·卵母细胞准备以及电生理 | 第48-4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 ·昆虫特异性环loopD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 ·昆虫特异性环loopE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 ·昆虫特异性环loopF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 ·昆虫特异性环loopD、E、F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 3 讨论 | 第57-59页 |
| 第三章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的克隆和A-to-I RNA编辑位点的发现 | 第59-75页 |
| 摘要 | 第59-6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5页 |
| ·供试虫源 | 第60页 |
| ·主要试剂 | 第60页 |
| ·总RNA提取及cDNA模板合成 | 第60-62页 |
| ·PCR引物设计 | 第62页 |
|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的克隆 | 第62-6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的克隆和测序 | 第65-68页 |
|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的同源性分析 | 第68-69页 |
| ·褐飞虱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内含子的鉴定 | 第69页 |
| ·褐飞虱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A-to-I RNA编辑 | 第69-71页 |
| 3 讨论 | 第71-75页 |
| 第四章 A-to-I RNA编辑在褐飞虱中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性的作用 | 第75-85页 |
| 摘要 | 第75-7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6-77页 |
| ·表达质粒载体构建 | 第76-77页 |
| ·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和电生理记录 | 第7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7-81页 |
| 3 讨论 | 第81-85页 |
| 第五章 中华大蟾蜍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85-97页 |
| 摘要 | 第85-86页 |
| 1 中华大蟾蜍外部形态与解剖结构观察 | 第86-89页 |
| ·外部形态观察 | 第87页 |
| ·内部解剖结构观察 | 第87-89页 |
| 2 中华大蟾蜍的室内饲养及卵母细胞获得 | 第89-95页 |
| ·供试动物 | 第89页 |
| ·供试仪器 | 第89页 |
| ·中华大蟾蜍室内饲养方法 | 第89-90页 |
| ·中华大蟾蜍生殖的影响因素 | 第90-92页 |
| ·中华大蟾蜍获得成熟卵母细胞的方法 | 第92-93页 |
| ·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形态的观察 | 第93-95页 |
| 3 讨论 | 第95-97页 |
| 第六章 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内源性离子通道的表达研究 | 第97-109页 |
| 摘要 | 第97-9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4页 |
| ·实验动物 | 第98页 |
| ·实验器材 | 第98-99页 |
| ·实验药品 | 第99-100页 |
| ·卵母细胞的收集过程 | 第100-101页 |
| ·电生理记录 | 第101-10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6页 |
| ·卵母细胞对外加ACh引起的膜反应 | 第104-105页 |
| ·卵母细胞对外加GABA引起的膜反应 | 第105页 |
| ·卵母细胞对外加Gly引起的膜反应 | 第105-106页 |
| ·除去滤泡膜的卵母细胞对ACh、GABA、和Gly的反应 | 第106页 |
| 3 讨论 | 第106-109页 |
| 第七章 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表达外源通道的研究 | 第109-119页 |
| 摘要 | 第109-11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0-113页 |
| ·实验材料 | 第110页 |
| ·实验器材 | 第110页 |
| ·实验药剂 | 第110页 |
| ·mRNA的提取 | 第110-113页 |
| ·mRNA的显微注射 | 第113页 |
| ·电生理记录 | 第11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6页 |
| ·注射美洲大蠊神经索mRNA卵母细胞的表达 | 第113-115页 |
| ·注射秀丽隐杆线虫mRNA卵母细胞的表达 | 第115-116页 |
| 3 讨论 | 第116-119页 |
| 全文总结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39页 |
| 附录Ⅰ 昆虫nAChR β亚基的GeneBank登录号 | 第139-143页 |
| 附录Ⅱ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3-145页 |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