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的IM交互设计研究--以微信为例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1-14页 |
| ·研究范围的限定 | 第11页 |
| ·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框架 | 第1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IM软件的交互设计研究 | 第15-29页 |
| ·IM软件概述 | 第15-18页 |
| ·在国内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 ·在国内发展预测 | 第17-18页 |
| ·交互设计概述 | 第18-27页 |
| ·交互设计系统及原则 | 第19-23页 |
| ·交互设计的一般步骤 | 第23-24页 |
| ·外观设计原则 | 第24-26页 |
| ·交互设计的评价标准 | 第26-27页 |
| ·IM软件未来发展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基于移动互联的交互设计研究 | 第29-54页 |
| ·移动互联网概况 | 第29-33页 |
| ·移动设备简史 | 第29-32页 |
| ·移动系统简介 | 第32-33页 |
| ·移动互联网交互设计研究 | 第33-40页 |
| ·移动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 第40-50页 |
| ·移动界面的本能水平研究 | 第40-48页 |
| ·移动界面的行为水平研究 | 第48-49页 |
| ·移动界面的反思水平研究 | 第49-50页 |
|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交互设计的差异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4 微信的交互设计研究 | 第54-69页 |
| ·微信本能层交互设计分析 | 第54-63页 |
| ·微信行为层交互设计分析 | 第63-64页 |
| ·微信反思层交互设计分析 | 第64-65页 |
| ·微信交互设计创新点 | 第65-66页 |
| ·微信交互设计发展方向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5 结论 | 第69-71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9页 |
|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作者简历 | 第73-7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