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超导体、超导体材料论文

高温超导薄膜微波非线性的全波分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高温超导的电特性和基本理论第12-14页
   ·超导体的基本理论第14-18页
     ·二流体模型第14-15页
     ·London 理论第15-18页
   ·超导微波非线性现象及应用第18-20页
     ·高温超导非线性现象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高温超导微波非线性的应用第20页
   ·高温超导非线性的研究方法和进展第20-25页
     ·非线性等效电路分析法第22-24页
     ·非线性的全波分析第24-25页
   ·高温超导微波非线性数值分析意义第25-26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26-2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7-28页
第二章 电磁计算的 FDTD 理论第28-49页
   ·FDTD 的基本原理第28-30页
   ·FDTD 算法的非均匀网格剖分概述第30-34页
   ·吸收边界条件第34-46页
     ·一阶近似吸收边界条件第35-38页
     ·色散吸收边界条件第38-39页
     ·微带线和 CPW 传输线的有效介电常数和色散性质第39-41页
     ·各向异性介质完全匹配层第41-44页
     ·吸收边界条件的对比第44-46页
   ·高电导率中的差分格式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计算矩阵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问题研究第49-81页
   ·求解矩阵特征值的神经网络模型第49-51页
   ·正规矩阵特征值问题求解第51-59页
     ·规范矩阵虚部绝对值最大或最小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计算第52-56页
     ·计算最大或最小实部特征值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第56-57页
     ·计算具有最大或最小模的特征值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第57-59页
   ·扩展到任意实矩阵特征值问题第59-62页
   ·神经网络实现描述第62-63页
   ·仿真实验与讨论第63-73页
     ·实验一第63-65页
     ·实验二第65-67页
     ·实验三第67-69页
     ·实验四第69-73页
   ·实反对称矩阵模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的复神经网络模型第73-80页
     ·复神经网络模型第73-74页
     ·解析求解第74-76页
     ·复神经网络模型的收敛性分析第76-78页
     ·仿真实验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Ginzburg-Landau 方程数值求解算法研究第81-105页
   ·GL 方程的基本理论第81-85页
     ·GL 方程与伦敦方程的区别第84页
     ·GL 理论的适用范围第84-85页
   ·不含时 GL 方程在微波中的应用条件第85-87页
   ·HTS 微带导体上 GL 方程的边界条件第87-88页
   ·GL 方程的数值解方法第88-93页
     ·有限差分的网格剖分第88-89页
     ·均匀网格下的有限差分第89页
     ·非均匀网格下微分方程的差分第89-91页
     ·差分格式中的 Kronecker 乘法表示第91-93页
   ·微分方程边界条件的有限差分处理第93-94页
   ·解非线性方程组的 Newton 迭代法第94-96页
   ·方程组稳定性的讨论第96-98页
   ·场的插值第98-102页
     ·内部节点场的插值第98页
     ·边界处场的插值第98-102页
   ·GL 求解对 FDTD 法吸收边界条件的影响分析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五章 超导非线性的全波分析和计算第105-124页
   ·超导电流密度和正常电导率第105-106页
   ·超导电流在 FDTD 算法中的稳定性处理第106-109页
   ·GL 方程的初始值问题和材料参数第109-110页
   ·FDTD 中超导微带线介电常数和传播常数的计算第110-112页
   ·超导微带电流密度分布第112-120页
     ·常规导体的电流密度分布第113页
     ·超导电流密度分布第113-116页
     ·超导内正常电流密度分布第116-118页
     ·非线性时微带与共面波导电流密度的关系第118-120页
   ·超导传输线的非线性传输特性第120-123页
   ·流致非线性的分析第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六章 非线性全波分析的实验验证第124-140页
   ·功率转变点预估值的验证第124-134页
     ·11μm HTS CPW 传输线的设计第124-125页
     ·高温超导共面波导非线性测试第125-134页
   ·线宽为 4μm 的 CPW 传输线非线性传输特性的测试第134-138页
   ·全波分析对不同线宽 CPW 仿真的讨论第138-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七章 结论第140-143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0-141页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第141-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6-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私营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组织绩效研究
下一篇:行波管注波互作用时域理论与通用非线性模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