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光伏发电的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能源和环境危机第9-10页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第10-11页
   ·光伏发电的现状和趋势第11-14页
     ·国内光伏发电现状及前景第11-12页
     ·国外光伏发电现状及前景第12-14页
   ·并网逆变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14页
   ·本文所做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并网逆变器结构及原理的介绍第16-26页
   ·并网逆变器的分类第16-21页
     ·按主电路分类的拓扑结构第16-17页
     ·按功率变换级数分类的的拓扑结构第17-18页
     ·按变压器分类的拓扑结构第18-20页
     ·并网逆变系统的设计方案第20-21页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1-25页
     ·Boost 电路工作原理第21-23页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工作原理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光伏并网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研究第26-43页
   ·引言第26页
   ·光伏电池相关介绍第26-31页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6-27页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和输出特性第27-31页
   ·基于 BOOST 电路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原理第31-32页
   ·光伏电池的 MPPT 控制策略第32-38页
     ·固定电压法第32-33页
     ·扰动观察法第33-34页
     ·增量电导法第34-36页
     ·变步长双向扰动观察法第36-38页
   ·改进的 MPPT 控制策略第38-40页
   ·仿真分析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光伏系统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第43-57页
   ·并网逆变器的并网控制第43-44页
     ·输入输出模式的选择第43页
     ·输出控制目标第43-44页
   ·逆变器并网电流常用的控制策略第44-47页
     ·瞬时值滞环控制第44-45页
     ·瞬时值定时控制第45-46页
     ·PI 控制第46页
     ·三角波比较控制第46-47页
     ·比例谐振(PR)控制第47页
   ·光伏系统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案第47-53页
     ·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案第47-48页
     ·自适应滞环控制第48-50页
     ·比例因子自调整模糊控制第50-53页
   ·仿真分析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4-65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供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优化控制研究
下一篇:架空导线临界电流防冰系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