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储层特征--以鹿角剖面和渝页1井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8-15页 |
|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 | 第12-15页 |
| ·主要工作量 | 第12-13页 |
| ·主要工作成果 | 第13-15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8页 |
| ·研究区区域地理背景 | 第15-16页 |
|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5页 |
| ·构造演化史 | 第16-19页 |
| ·区域地层 | 第19-25页 |
| ·鹿角剖面 | 第25-26页 |
| ·渝页 1 井 | 第26-28页 |
| 第3章 页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28-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 ·实验结果 | 第28-32页 |
| ·扫描电镜中矿物特征研究 | 第32-49页 |
| ·石英 | 第37-38页 |
| ·长石 | 第38-40页 |
| ·粘土矿物 | 第40-47页 |
| ·副矿物 | 第47-49页 |
| 第4章 页岩储层孔渗特征 | 第49-7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 ·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 第50页 |
| ·毛细管压力曲线参数 | 第50-51页 |
| ·储层孔隙体积 | 第51-53页 |
| ·页岩孔隙分类与特征 | 第53-70页 |
| ·粒间孔隙 | 第54-58页 |
| ·粒内孔隙 | 第58-61页 |
| ·有机孔 | 第61-65页 |
| ·裂缝 | 第65-70页 |
| 第5章 页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 第70-76页 |
| ·物性特征 | 第70-71页 |
| ·孔隙结构分布与成因 | 第71-73页 |
| ·孔隙体积及其主控因素 | 第73-7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