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目的与动机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范围 | 第16-18页 |
第2章 :纯真书写 | 第18-38页 |
·纯化女性 | 第18-25页 |
·观音莲: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形象 | 第18-20页 |
·两极对比:与色情化城镇/都市的强烈对比 | 第20-23页 |
·月娘的涤荡与洁癖反映 | 第23-25页 |
·纯化爱情 | 第25-27页 |
·纯化文字 | 第27-38页 |
·去南洋化的吉陵(减法) | 第27-30页 |
·中国字典里的鲲京(加法) | 第30-35页 |
·卡布雅斯河上的众声喧哗:汉字音译外语(翻译/转换) | 第35-38页 |
第3章 :纯真的意义 | 第38-52页 |
·女性=真善美:罪恶世界的救赎 | 第38-40页 |
·母亲=原乡:溯流的庵仔鱼 | 第40-43页 |
·子嗣=家:完整、纯粹 | 第43-48页 |
·文字乌托邦:书写的欲望 | 第48-52页 |
第4章 :失落纯真 | 第52-58页 |
·强暴/掳走/流言:《吉陵春秋》 | 第52页 |
·献祭/物欲:《海东青》、《朱鴒》 | 第52-55页 |
·殖民/种族冲突:《拉子妇》、《雨雪霏霏》、《大河尽头》 | 第55-58页 |
第5章 :创伤与刺点 | 第58-62页 |
第6章 :疗治创伤 | 第62-77页 |
·漫游的寻找/拯救/复仇 | 第62-65页 |
·讲述的治愈力:改写与记忆的纠缠 | 第65-73页 |
·哀悼的仪式 | 第73-77页 |
·民谣召唤(我的歌声里) | 第73-75页 |
·再生仪式 | 第75-77页 |
总结:难以归类的实验者 | 第77-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