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第10-13页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13-14页
一、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一般考察第14-18页
 (一)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概念第14-15页
 (二)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立法背景第15-17页
 (三)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行为犯罪化的价值第17-18页
二、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犯罪构成第18-23页
 (一)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法益界定第18页
 (二)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客观违法性要件第18-23页
  1、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行为主体第18-19页
  2、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危害行为第19-21页
  3、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行为对象第21-22页
  4、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违法阻却事由第22-23页
三、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主观有责性要件第23-26页
 (一)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行为责任能力第23页
 (二)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罪过第23-24页
 (三)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期待可能性第24-26页
四、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犯罪形态第26-34页
 (一)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既遂形态第26页
 (二)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共犯形态第26-27页
 (三)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罪数形态第27-34页
  1、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联适用第28-29页
  2、本罪与拐骗儿童罪关联适用第29-30页
  3、本罪与强奸罪的关联适用第30-31页
  4、本罪与抢劫罪、抢夺罪等犯罪的关联适用第31页
  5、本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关联适用第31-32页
  6、本罪与虐待罪的关联适用第32-33页
  7、本罪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相关规定的适用第33-34页
五、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司法认定第34-38页
 (一)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与非罪的界限第34-35页
 (二) 本罪与其他组织乞讨行为性质的认定第35-38页
  1、组织儿童卖花行为第35-36页
  2、组织成年人强行乞讨的行为第36-38页
六、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第38-44页
 (一) 国外关于乞讨行为的法律规制第38页
 (二)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立法缺陷第38-41页
  1、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行为定罪条文的归属第38-39页
  2、"入罪"的标准有待完善第39-40页
  3、本罪的犯罪对象的范围规定的并不恰当第40-41页
 (三)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立法完善第41-44页
  1、关于设立乞讨罪立法之构想第41-42页
  2、立法模式之构想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被害人犯罪刑法路径分化探究
下一篇: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