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1 猪嵴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形态学结构 | 第15-16页 |
·基因组结构 | 第16-18页 |
·流行情况 | 第18页 |
·传播途径 | 第18-19页 |
·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19页 |
2 荧光定量 PCR 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8页 |
·荧光定量 PCR 技术原理 | 第20-21页 |
·荧光定量 PCR 技术分类 | 第21-27页 |
·荧光染料法 | 第22-23页 |
·荧光标记探针法 | 第23-27页 |
·荧光定量 PCR 定量方法 | 第27-28页 |
·标准曲线法 | 第27页 |
·比较 Ct 值法 | 第27-28页 |
·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 第28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上海近郊地区猪嵴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 第29-39页 |
1 材料 | 第29-30页 |
·猪粪便样品 | 第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0页 |
·病毒总 RNA 的提取 | 第30-31页 |
·cDNA 的合成 | 第31页 |
·PCR 扩增反应 | 第31-32页 |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及与载体的连接 | 第32-33页 |
·转化感受态细胞及测序 | 第33页 |
·生物统计学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33页 |
3 结果 | 第33-37页 |
·PCR 检测结果 | 第33-35页 |
·生物统计分析结果 | 第35页 |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猪嵴病毒全基因组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39-52页 |
1 猪嵴病毒(SH-W-CHN)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 第39-41页 |
·引物设计 | 第39-40页 |
·RNA 的提取及 cDNA 的合成 | 第40页 |
·PCR 反应及猪嵴病毒 5’-RACE 扩增 | 第40页 |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及与载体的连接 | 第40-41页 |
·转化感受态细胞及测序 | 第41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页 |
2 结果 | 第41-50页 |
·PKoV 全基因组序列 | 第41-44页 |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 | 第44-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猪嵴病毒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第52-64页 |
1 材料 | 第52-53页 |
·毒株与样品采集 | 第5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2-53页 |
2 方法 | 第53-56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53页 |
·病毒总 RNA 的提取和 cDNA 的合成 | 第53-54页 |
·病毒总 RNA 的提取 | 第53页 |
·cDNA 的合成 | 第53-54页 |
·标准阳性模板的制备 | 第54-55页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54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转化 | 第54-55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 第55页 |
·重组质粒浓度的测定及拷贝数的计算 | 第55页 |
·荧光定量 PCR 反应体系参数的优化 | 第55-56页 |
·退火温度的优化 | 第55-56页 |
·引物浓度的优化 | 第56页 |
·荧光定量 PCR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6页 |
·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检验 | 第56页 |
·特异性检验 | 第56页 |
·敏感性检验 | 第56页 |
·重复性检验 | 第56页 |
·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56页 |
3 结果 | 第56-62页 |
·优化后的反应参数 | 第56-57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7-58页 |
·特异性分析 | 第58-59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59-61页 |
·重复性分析 | 第61-62页 |
·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62页 |
4 讨论 | 第62页 |
5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7页 |
附录 Ⅰ 试剂配置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