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概述 | 第11-19页 |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 第11-12页 |
二、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 | 第13页 |
(二)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 | 第13-14页 |
(三)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 第14-15页 |
三、低碳经济的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7页 |
(一) 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无力保障低碳经济有序运行 | 第15-16页 |
(二) 法律的强制性可以促使低碳经济经济模式的形成 | 第16-17页 |
四、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保障的现状 | 第19-23页 |
一、我国低碳经济法律现状 | 第19-20页 |
二、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一) 低碳经济基本法的缺失,单行法存在空白领域 | 第20-21页 |
(二) 低碳经济单行法滞后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具体法律保障体系比较分析 | 第23-31页 |
一、相关国家低碳经济法律体系 | 第23-26页 |
(一) 英国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 第23-24页 |
(二) 美国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 第24-25页 |
(三) 日本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 第25-26页 |
二、各国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特点 | 第26-31页 |
(一) 以基本法为指导 | 第26-27页 |
(二) 以能源法律体系和大气法律体系为主体 | 第27页 |
(三) 以基于市场的经济刺激手段为法律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 | 第27-31页 |
第四章 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保障的社会基础条件 | 第31-36页 |
一、国外的相关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31-32页 |
二、政府的关注为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契机 | 第32-33页 |
三、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为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群众基础 | 第33-34页 |
四、众多国际条约的签订为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保驾护航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保障的构想 | 第36-43页 |
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 第36-37页 |
二、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法 | 第37-38页 |
三、制定或修改低碳经济单行法 | 第38-40页 |
(一) 修订大气法律体系 | 第38-39页 |
(二) 完善能源法律体系 | 第39-40页 |
四、建立以基于市场的经济刺激手段为主体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 第40-43页 |
总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