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响应灌浆初期高温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摘要第11页
   ·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第11-12页
     ·孕穗期高温影响水稻花粉正常发育第11页
     ·抽穗-开花期高温影响水稻正常授粉第11-12页
     ·灌浆期高温影响水稻籽粒充实度和稻米品质第12页
   ·水稻耐高温热害的鉴定方法第12-13页
   ·水稻耐高温热害的评价指标第13-14页
     ·结实率第13页
     ·花粉育性和活力第13页
     ·细胞膜透性第13页
     ·光合作用第13-14页
     ·生理物质第14页
     ·综合评价第14页
   ·水稻耐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种质筛选第14-15页
     ·遗传分析第15页
     ·生理生化第15-16页
     ·QTL(s)第16-17页
   ·cDNA-AFLP的技术原理、发展和应用第17-19页
     ·基因差异显示技术的发展第17-18页
     ·cDNA-AFLP的技术原理第18-19页
     ·cDNA-AFLP的优点与应用第19页
   ·蛋白质组学第19-21页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与技术原理第19-20页
     ·蛋白质组学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概况第20-21页
     ·蛋白质组学在水稻耐热性研究中的应用第21页
   ·研究内容和目的以及意义第21-23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研究目的第22页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水稻回交重组自交系的耐热性鉴定及灌浆期耐热回交导入系的筛选第23-33页
 摘要第23-24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供试材料第24-25页
     ·水稻回交重组自交系灌浆期耐热性的大田筛选与鉴定第25-26页
     ·水稻灌浆期耐热回交导入系的人工气候室鉴定第26页
     ·水稻灌浆期耐热回交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第26页
     ·水稻基因组的SSR分析第26-27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大田鉴定参试水稻抽穗至乳熟期的日平均气温第27-28页
     ·水稻回交重组自交系灌浆期耐热性的大田鉴定第28页
     ·水稻灌浆期耐热回交导入系的人工气候室耐热性鉴定第28-29页
     ·水稻灌浆期耐热回交导入系大田常温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第29-30页
     ·水稻灌浆期耐热回交导入系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第30-31页
   ·讨论第31-33页
第三章 灌浆初期高温影响水稻籽粒充实和剑叶理化特性第33-41页
 摘要第33-34页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试验材料第34页
     ·试验方法第34-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高温降低籽粒充实度第35页
     ·高温影响剑叶光合效率第35-36页
     ·高温影响剑叶细胞膜特性和细胞内环境第36-38页
   ·讨论第38-41页
第四章 应用CDNA-AFLP技术鉴定水稻响应高温热害的相关基因第41-52页
 摘要第41-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试验材料第42页
     ·试验方法第42-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高温热害降低水稻功能叶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第44-45页
     ·TDFs检测与分离第45-46页
     ·同源基因的功能分类与表达分析第46-48页
     ·基因表达模式验证第48-50页
   ·讨论第50-52页
     ·硫氰酸酶基因在水稻响应高温热害过程中参与信号传导第50页
     ·核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下调表达第50页
     ·两个与氧化作用相关的基因第50-52页
第五章 水稻灌浆初期籽粒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和染色方法的评价第52-64页
 摘要第52-53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7页
     ·实验材料第53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53页
     ·试剂配制第53-54页
     ·总蛋白质提取、裂解和含量测定第54页
     ·蛋白质双向电泳第54-57页
     ·IPG胶条PH范围的选择第57页
     ·IPG胶条的上样量分析第57页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搜索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不同PH范围胶条的分离效果第57-58页
     ·不同上样量的分离效果第58-59页
     ·染色方法的比较与分析第59-61页
     ·髙温胁迫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搜索结果第61-62页
   ·讨论第62-64页
第六章 水稻籽粒响应灌浆初期高温热害的蛋白质组分析第64-79页
 摘要第64-65页
   ·材料与方法第65-67页
     ·实验材料第65页
     ·水稻的培育第65-66页
     ·高温处理与取样第66页
     ·总蛋白质提取、裂解和含量测定第66页
     ·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蛋白质显影第66页
     ·蛋白质图谱分析第66页
     ·差异蛋白质获得和质谱鉴定及鉴定结果的数据库搜索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78页
     ·蛋白质图谱分析第67-69页
     ·质谱分析结果第69-78页
   ·讨论第78-79页
第七章 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设想第79-83页
   ·结果第79-80页
     ·灌浆初期高温对水稻功能叶的生理影响第79页
     ·灌浆初期高温影响水稻籽粒中的基因表达第79-80页
     ·灌浆初期高温影响水稻籽粒中功能蛋白质的表达第80页
   ·结论第80页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80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80页
   ·下一步工作设想第80-83页
     ·主效基因的全长克隆与功能验证第80-81页
     ·关键调控功能蛋白质的筛选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分析第81-82页
     ·水稻灌浆期耐热的调控机理研究及其验证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附录第99-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技术和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余干县水稻施肥研究
下一篇:企业资产结构与全面财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