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引言 | 第14-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50页 |
·葡萄砧木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葡萄砧木研究和应用简史 | 第18-19页 |
·国内外葡萄砧木研究的主要方向 | 第19-21页 |
·砧木对接穗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第23-25页 |
·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23-24页 |
·果园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24-25页 |
·植物Cd累积差异的机理 | 第25-28页 |
·基因型的差异 | 第25-26页 |
·土壤环境的影响 | 第26-28页 |
·Cd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累积和分配 | 第28-29页 |
·运输和累积 | 第28-29页 |
·分配 | 第29页 |
·Cd对土壤、植物及人体的毒害作用 | 第29-34页 |
·Cd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30页 |
·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 第30-33页 |
·Cd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 第33-34页 |
·植物对Cd的耐性解毒机制 | 第34-37页 |
·细胞壁的金属沉淀作用或固化 | 第34页 |
·Cd吸收、排除限制或在植物的特定部位贮存 | 第34页 |
·螯合方式解毒 | 第34-36页 |
·植物抗氧化系统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50页 |
第二章 不同砧木对‘矢富罗莎’葡萄生长状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50-66页 |
摘要 | 第50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材料 | 第51页 |
·方法 | 第51-52页 |
·统计分析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不同砧木对‘矢富罗莎’葡萄根系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52页 |
·不同砧木对‘矢富罗莎’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不同砧木对‘矢富罗莎’葡萄结果母枝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砧木对‘矢富罗莎’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61页 |
·小结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第三章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Cd吸收和分配规律及土壤Cd形态分布特征 | 第66-78页 |
摘要 | 第66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供试土壤和葡萄 | 第67页 |
·试验处理与设计 | 第67-68页 |
·样品采集 | 第68页 |
·测定方法 | 第68页 |
·统计分析 | 第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土壤Cd形态分布 | 第68-71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根系中的Cd含量 | 第71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茎和叶中的Cd含量 | 第71-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葡萄植株Cd吸收和分配 | 第73页 |
·土壤中Cd形态分布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第四章 Cd胁迫下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果实Cd含量和品质的差异 | 第78-88页 |
摘要 | 第78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0页 |
·供试土壤和葡萄 | 第79页 |
·试验处理与设计 | 第79页 |
·样品采集 | 第79页 |
·测定方法 | 第79-80页 |
·统计分析 | 第8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0-82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果实的Cd含量 | 第80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果实单果重和大小 | 第80-81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果实品质 | 第81-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果实Cd含量 | 第82-83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果实品质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五章 Cd胁迫下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生理生化的差异 | 第88-100页 |
摘要 | 第88页 |
·引言 | 第88-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9-90页 |
·盆栽试验与Cd处理 | 第89页 |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89页 |
·酶活性的测定 | 第89页 |
·叶绿素和MDA含量的测定 | 第89-90页 |
·统计分析 | 第90页 |
·结果 | 第90-93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叶片光合参数 | 第90-91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叶片保护酶活性 | 第91-92页 |
·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 | 第92-93页 |
·讨论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第六章 Cd胁迫对两个葡萄砧木品种组培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100-108页 |
摘要 | 第100页 |
·引言 | 第100-10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1页 |
·材料 | 第101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01页 |
·统计分析 | 第10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5页 |
·两个葡萄砧木品种组培苗生物量的差异 | 第101-103页 |
·两个葡萄砧木品种组培苗株高和根系生长状况的差异 | 第103-104页 |
·两个葡萄砧木品种组培苗Cd含量的差异 | 第104-105页 |
·讨论 | 第105-106页 |
·小结 | 第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08-112页 |
全文结论 | 第108-10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9页 |
不足之处 | 第109页 |
研究展望 | 第109-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