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父权与夫权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7页 |
| (一)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一﹑春秋时期政治联姻中的父权与夫权 | 第17-29页 |
| (一)父权与夫权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 (二)父权与夫权波动的限制因素 | 第18-24页 |
| 1. 女性因素 | 第19-21页 |
| 2. 家族因素 | 第21-22页 |
| 3. 利益因素 | 第22-24页 |
| (三)父权与夫权稳固的维系之法 | 第24-29页 |
| 1. 立约结盟 | 第24-25页 |
| 2. 归还土地 | 第25-27页 |
| 3. 讲求信用 | 第27-29页 |
| 二﹑不同对象间政治联姻中父权与夫权关系特点 | 第29-45页 |
| (一)诸侯国内君与臣之间的联姻 | 第29-32页 |
| (二)诸侯国内卿大夫之间的联姻 | 第32-34页 |
| (三)诸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联姻 | 第34-36页 |
| (四)强强联合:秦晋之间的联姻 | 第36-40页 |
| (五)客居他乡之时所建立的联姻 | 第40-43页 |
| (六)诸侯国君或大宗族与异国卿大夫之间的联姻 | 第43-45页 |
| 三﹑春秋时期父权与夫权关系下的女性 | 第45-58页 |
| (一)政治联姻下的贵族妇女 | 第45-56页 |
| 1. 父权与夫权夹缝中女性的情感矛盾 | 第45-50页 |
| 2. 父权与夫权矛盾中女性的各自立场 | 第50-56页 |
| (二)民间嫁娶下的平民女性 | 第56-58页 |
| 四﹑春秋时期独特婚姻制度下的父权与夫权 | 第58-66页 |
| (一)“烝报”婚制下畸形的父权与夫权 | 第58-60页 |
| (二)“媵妾”婚制下异样的父权与夫权 | 第60-63页 |
| 1. 异国媵妾中的父权与夫权关系 | 第60-62页 |
| 2. 同国媵妾中的父权与夫权关系 | 第62-63页 |
| (三)“同姓而婚”下无视禁忌的父权与夫权 | 第63-66页 |
| 结语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