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绪论 | 第11-20页 |
| 一、 高句丽多民族局面的形成 | 第20-45页 |
| (一) 诸王经略下的多民族 | 第20-38页 |
| (二) 周边民族慕义而来 | 第38-45页 |
| 1. 庶民避乱来投 | 第38-40页 |
| 2. 贵族的避难来投 | 第40-45页 |
| 二、 高句丽多民族融合的过程 | 第45-64页 |
| (一) 高句丽对其它民族的安置及杂居相处 | 第46-56页 |
| (二) 多民族间的通婚 | 第56-59页 |
| (三) 战争中的凝聚 | 第59-64页 |
| 三、 高句丽民族融合的历史影响 | 第64-77页 |
| (一) 经济发展 | 第64-70页 |
| 1. 农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 | 第64-65页 |
| 2. 手工业的发展 | 第65-70页 |
| (二) 文化形态多样 | 第70-74页 |
| 1. 用汉语,习汉学 | 第70-71页 |
| 2. 高句丽宗教信仰的多样化 | 第71-72页 |
| 3. 高句丽墓葬及葬俗的变化 | 第72-74页 |
| (三) 军事实力增强 | 第74-77页 |
| 结语 | 第77-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 后记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