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6-18页 |
·实践意义 | 第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23页 |
·抽样调查法 | 第23-24页 |
·个别访谈法 | 第24页 |
·时间序列预测法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研究视角 | 第25页 |
·研究框架 | 第25-2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与费用控制的理论研究 | 第28-45页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 | 第28-32页 |
·社会医疗保险 | 第28-29页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构成 | 第29-31页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预算 | 第31-32页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偿付 | 第32-36页 |
·基金偿付意义与原则 | 第32-33页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水平 | 第33-34页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方式 | 第34-36页 |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 第36-38页 |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目标和重点 | 第36-37页 |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目的 | 第37页 |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方式 | 第37-38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8-45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38-40页 |
·萨伊定律 | 第40-4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1-45页 |
第三章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与费用控制现状分析 | 第45-67页 |
·制度改革发展历程 | 第45-52页 |
·偿付制度的萌芽 | 第45-47页 |
·偿付制度的形成 | 第47-51页 |
·偿付制度的改革 | 第51-52页 |
·制度安排与运行模式 | 第52-62页 |
·典型模式 | 第52-57页 |
·典型城市的变革和探索 | 第57-62页 |
·上海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与费用控制的完善与发展 | 第62-67页 |
·政策回顾 | 第62页 |
·改革发展 | 第62-67页 |
第四章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与费用控制制度的实证分析 | 第67-81页 |
·问卷调查 | 第67-70页 |
·样本选择 | 第67-68页 |
·问卷设计 | 第68-70页 |
·问卷的基本内容 | 第70页 |
·个案访谈 | 第70-71页 |
·访谈对象 | 第70-71页 |
·访谈目的 | 第71页 |
·访谈内容 | 第71页 |
·调查过程 | 第71-72页 |
·调研结果分析 | 第72-81页 |
·抽样数据分析 | 第72-77页 |
·访谈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第五章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与费用控制制度的效应评价 | 第81-97页 |
·基金偿付制度的政策评价标准 | 第81-83页 |
·基金的投入 | 第81-82页 |
·偿付的有效性: | 第82页 |
·偿付的充分性: | 第82页 |
·偿付的公平性: | 第82页 |
·费用控制的适当性: | 第82-83页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制度的积极效应 | 第83-87页 |
·偿付的覆盖面扩大 | 第83-84页 |
·日趋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管理 | 第84-86页 |
·有效偿付方式的实施 | 第86-87页 |
·社会医疗基金偿付制度的消极效应 | 第87-90页 |
·医疗服务提供不足与医疗服务质量相对下降 | 第87-88页 |
·道德风险与利益博弈加剧 | 第88页 |
·医保基金结余过剩与偿付的低效率 | 第88-90页 |
·总额预付制的负效应成因分析 | 第90-97页 |
·医疗保险基金预算支出的非合理性 | 第90-91页 |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过度支出的悖论 | 第91-93页 |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医疗服务供需关系的扭曲 | 第93页 |
·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三方博弈 | 第93-94页 |
·资源稀缺导致的道德风险 | 第94-97页 |
第六章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偿付与费用控制政策的目标模型 | 第97-124页 |
·建立目标模型 | 第97-99页 |
·模型设立的依据 | 第99-105页 |
·理论依据 | 第99-102页 |
·国际经验借鉴 | 第102-105页 |
·现实基础 | 第105页 |
·模型验证和分析 | 第105-124页 |
·模型验证 | 第106-115页 |
·模型的验证分析 | 第115-124页 |
第七章 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偿付与费用控制的思考 | 第124-132页 |
·偿付与费用控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 第124-127页 |
·基于多方合作共赢的实现路径 | 第124-125页 |
·基于市场化的竞争与合作的实现路径 | 第125页 |
·基于控制主体转变的实现路径 | 第125-126页 |
·基于公共支出的实现路径 | 第126-127页 |
·改革对策与措施 | 第127-132页 |
·以按病种支付的模式防范供方道德风险 | 第127-128页 |
·以考核与激励并重加强基金监管 | 第128-129页 |
·以规范基本药物使用来规避过度支付 | 第129页 |
·以信息系统建设促使信息透明化管理 | 第129-130页 |
·以第三方服务推进新供需关系的建立 | 第130-132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附录 | 第137-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44-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