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逆反行为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8-9页 |
| ·选题意义和价值 | 第9-10页 |
| ·理论意义和价值 | 第9-10页 |
| ·实践意义和价值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和基本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 ·逆反心理 | 第11-12页 |
| ·逆反行为 | 第12页 |
| ·中等职业学校 | 第12页 |
| ·认知不协调 | 第12-13页 |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3页 |
| ·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中职学生成长现状和心理需求表现 | 第15-20页 |
| ·中职学生成长现状 | 第15-17页 |
| ·学生家庭状况 | 第15-16页 |
| ·学生学习情况 | 第16页 |
| ·学生交友情况 | 第16页 |
| ·学生的性意识 | 第16-17页 |
| ·学生接触网络情况 | 第17页 |
| ·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情况 | 第17页 |
| ·中职学生心理需求表现 | 第17-20页 |
| ·中职学生心理生存需求 | 第18页 |
| ·中职学生心理安全需求 | 第18页 |
| ·中职学生心理归属和爱的需求 | 第18-19页 |
| ·中职学生心理的尊重需求 | 第19页 |
| ·中职学生心理自我实现需求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中职学生逆反行为产生原因及其表现 | 第20-31页 |
| ·中职学生逆反行为产生原因 | 第20-25页 |
| ·逆反心理内涵 | 第20-21页 |
| ·逆反行为产生的原因 | 第21-25页 |
| ·中职生逆反行为内涵、产生条件、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 第25-31页 |
| ·逆反行为内涵 | 第25页 |
| ·中职生逆反行为产生前提条件 | 第25-26页 |
| ·中职学生逆反行为特点 | 第26页 |
| ·逆反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26-28页 |
| ·中职学生逆反行为的影响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中职学生逆反行为分类及应对策略 | 第31-43页 |
| ·中职学生逆反行为分类及应对措施 | 第31-35页 |
| ·“禁果”逆反行为类型及应对措施 | 第31-32页 |
| ·超限逆反行为类型及应对措施 | 第32页 |
| ·信度逆反行为类型及应对措施 | 第32页 |
| ·情境逆反行为类型及应对措施 | 第32-33页 |
| ·自主逆反行为类型及应对措施 | 第33-34页 |
| ·评定逆反行为类型及应对措施 | 第34页 |
| ·归因逆反行为类型及应对措施 | 第34-35页 |
| ·逆反行为的心理干预措施及矫正策略 | 第35-43页 |
| ·逆反行为的心理干预措施 | 第35-40页 |
| ·矫正逆反行为的教育管理策略 | 第40-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6-47页 |
| 附录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