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贵州省公共危机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17-23页 |
·贵州省概况 | 第17-18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特征 | 第18-21页 |
·自然灾害引起的公共危机多 | 第19页 |
·公共危机呈上升趋势 | 第19-20页 |
·公共危机链现象突出 | 第20-21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成因分析 | 第21-23页 |
·自然因素导致公共危机 | 第21页 |
·人为因素导致公共危机 | 第21-22页 |
·综合因素导致公共危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经验及贵州实践 | 第23-31页 |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现状概况 | 第23-26页 |
·美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 第23-24页 |
·英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 第24-25页 |
·德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 第25页 |
·日本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 第25页 |
·俄罗斯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 第25-26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现状 | 第26-27页 |
·自然灾害频繁,种类繁多 | 第26页 |
·工业生产安全形势逼人 | 第26页 |
·社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 | 第26页 |
·群体性事件数量连续上升 | 第26-27页 |
·交通、火灾事故处于高发状态 | 第27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的具体实践 | 第27-31页 |
·公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应急预案逐步完善 | 第28页 |
·不断优化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 第28-29页 |
·建立了明确的责任机制 | 第29页 |
·队伍建设加强 | 第29页 |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宣传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从“雪凝”灾害看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 | 第31-45页 |
·“雪凝”灾害 | 第31-35页 |
·“雪凝”灾害引起中央重视 | 第31页 |
·“雪凝”灾害损失 | 第31-32页 |
·抢险救灾 | 第32-34页 |
·灾害成因分析 | 第34-35页 |
·从“雪凝”灾害看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与得失 | 第35-39页 |
·值得肯定的经验 | 第36-37页 |
·“雪凝”灾害的反思 | 第37-38页 |
·对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误区的反思 | 第38-39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现状与分析 | 第39-45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现状与评价 | 第39-40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积累的经验 | 第40-42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第五章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 | 第45-51页 |
·构建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必要性 | 第45-46页 |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 第45-46页 |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46页 |
·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 第46页 |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46-48页 |
·指导思想 | 第46-47页 |
·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48-51页 |
·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 | 第48-49页 |
·公共危机的决策机制 | 第49页 |
·公共危机的救援机制 | 第49-50页 |
·公共危机的评估机制 | 第50-51页 |
第六章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51-55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体系建设的对策 | 第51-53页 |
·加强公共危机预案体系建设 | 第51页 |
·加强公共危机应对机构建设 | 第51-52页 |
·加强统一指挥保障系统建设 | 第52页 |
·加强公共危机基础设施建设 | 第52页 |
·加强公共危机救援力量建设 | 第52页 |
·加强公共危机的物资储备建设 | 第52页 |
·加强多元化的经费保障建设 | 第52-53页 |
·加强公共危机信息公开建设 | 第53页 |
·加强公共危机后管理 | 第53页 |
·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建议 | 第53-54页 |
·加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 | 第53页 |
·加快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规划制定 | 第53页 |
·加快贵州省公共危机管理项目包装 | 第53-54页 |
·加强公共危机知识的宣传 | 第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