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0. 引言 | 第11-18页 |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 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及问题评析 | 第18-35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组织形式及特点 | 第18-25页 |
·国际证监会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 | 第18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与风险投资基金区别) | 第18-19页 |
·欧洲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与风险投资基金等同) | 第19-20页 |
·私募股权基金定义的厘清 | 第20-21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制、有限合伙制与信托型 | 第21-23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 | 第23-25页 |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风险 | 第25-33页 |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自身风险——通过契约治理方式的控制 | 第25-30页 |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外部风险——项目风险及市场稳定风险 | 第30-33页 |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资本募集方式转变威胁投资者利益 | 第33页 |
·信息不对称加剧项目风险 | 第33-34页 |
·资本投资及退出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威胁市场稳定 | 第34-35页 |
2.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理论分析 | 第35-46页 |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概述 | 第35-36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目标 | 第36-37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主体 | 第37-41页 |
·政府机构监管 | 第37-38页 |
·行业自律监管 | 第38-39页 |
·监管权力的配置 | 第39-41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原则 | 第41-43页 |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理念的转变 | 第43-46页 |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理念转变的原因 | 第43-45页 |
·由放任到适度监管的转变 | 第45-46页 |
3. 私募股权基金的国际监管模式比较 | 第46-66页 |
·国际证监会的私募股权基金监管规定 | 第46-50页 |
·国际证监会概述 | 第46-47页 |
·国际证监会在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中的作用 | 第47-50页 |
·美英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模式比较 | 第50-65页 |
·美国:证监会主导下的自律监管模式 | 第51-60页 |
·英国:行业协会为主导的自律监管模式 | 第60-63页 |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63-65页 |
·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新发展 | 第65-66页 |
4. 国际金融监管视野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现状、问题及制度构建 | 第66-89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现状 | 第66-76页 |
·目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环境——从募、投、退的角度 | 第66-73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运作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73-74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74-76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关键——对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适度监管 | 第76-81页 |
·我国目前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监管的法律环境及其评价 | 第76-79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 第79-81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制度构建 | 第81-89页 |
·建立以证监会为主导,与行业自律协会监管相结合的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模式 | 第81-83页 |
·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监管,建立严格科学的合格投资人标准,严格规范资本募集方式,规范基金管理人注册制度 | 第83-84页 |
·完善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监管,完善私募股权基金自身的信息披露及被投资项目信息披露 | 第84-86页 |
·加强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监管,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预防系统性风险 | 第86-89页 |
结语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后记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