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导言 | 第10-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 | 第16-22页 |
·非法证据与证据合法性的关系 | 第16-18页 |
·我国法上的非法证据规则 | 第18-22页 |
2.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非法取证”问题 | 第22-29页 |
·陷阱取证 | 第22-23页 |
·悬赏取证 | 第23-25页 |
·私人侦探取证合法性 | 第25-26页 |
·偷拍偷录非法取得的视听资料 | 第26-29页 |
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借鉴 | 第29-38页 |
·英美法系国家代表-美国 | 第29-33页 |
·大陆法系国家代表-德国 | 第33-36页 |
·两大法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4. 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 第38-50页 |
·明确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 | 第38-40页 |
·明确证明责任分配方式 | 第40-42页 |
·明确规定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手段以及方式 | 第42-43页 |
·进一步完善当事人收集证据的保障措施 | 第43-45页 |
·非法证据排除的建议 | 第45-50页 |
·私人领域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一般应予排除 | 第45-46页 |
·对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获取证据的排除 | 第46-48页 |
·对“毒树之果”的区别对待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