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干燥设备论文

褐煤管式气流干燥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干燥管结构优化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第11-14页
     ·世界煤炭资源第11页
     ·我国煤炭资源第11-12页
     ·世界低阶煤资源的储量及分布第12-13页
     ·我国低阶煤资源概况第13-14页
   ·褐煤提质第14-18页
     ·低阶煤提质加工的必要性第14页
     ·国内外低阶煤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4-17页
     ·干燥过程原理第17页
     ·褐煤的干燥方法讨论第17-18页
     ·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8页
   ·气流干燥技术第18-21页
     ·气流干燥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气流干燥的特点第19-20页
     ·气流干燥技术的发展现状第20-21页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第21-23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21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1-23页
2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气固两相流中的应用第23-42页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概述第23-28页
     ·流体动力学简介第24页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第24-27页
     ·常用离散化方法第27-28页
   ·Fluent 软件介绍第28-30页
     ·Fluent 软件的使用范围第28-29页
     ·Fluent 软件构成第29页
     ·Fluent 求解过程第29-30页
   ·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第30-32页
     ·气固两相流简介第30-31页
     ·多相流模拟方法第31页
     ·Fluent 中的多相流模型第31-32页
   ·气固两相湍流流动第32-42页
     ·湍流量的描述第32-33页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第33-36页
     ·气流与颗粒的运动特性第36-40页
     ·气流与颗粒间的传热第40-41页
     ·气固两相流中需注意的问题第41-42页
3 褐煤干燥的实验研究第42-49页
   ·实验装置与系统流程第42-44页
     ·工作原理第43页
     ·实验流程第43页
     ·干燥效果检验第43-44页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44页
   ·干燥结果分析第44-46页
     ·输送效果讨论第44页
     ·燃爆性检验第44页
     ·实验数据记录第44-46页
   ·实验数据整理分析第46-47页
   ·实验中的问题第47-49页
4 褐煤干燥的数值模拟第49-69页
   ·干燥管的建模第49-51页
     ·干燥管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第50-51页
   ·数值求解的设置第51-52页
     ·边界条件设置第51-52页
     ·求解器的选择第52页
     ·多相流湍流模型的设置第52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52-60页
     ·干燥管压力场分析第53-54页
     ·干燥管速度场分析第54-57页
     ·干燥管温度场分析第57-58页
     ·干燥管传热效果及各参数对传热效果的影响第58-60页
   ·改进干燥管的流动和传热分析第60-68页
     ·改进干燥管的几何模型第60-62页
     ·改进干燥管的压力场分析第62-64页
     ·改进干燥管的速度场分析第64-65页
     ·改进管传热效果对比分析第65-68页
   ·结果讨论第68-6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结论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 A 发表论文(可参考部分)第74-79页
作者简历第79-8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变频器的散热器选择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有源电力滤波器滑模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