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与危害 | 第8-9页 |
| ·燃烧过程中 NO_x的生成机理 | 第8-9页 |
| ·NO_x的危害 | 第9页 |
| ·NO_x的控制技术 | 第9-11页 |
|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除 NO_x技术 | 第11-15页 |
|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 NO_x的催化剂 | 第12-13页 |
|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 NO_x的机理研究 | 第13-15页 |
|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 NO_x的缺点 | 第15页 |
| ·CuO 催化剂 SCR 脱除 NO_x现状 | 第15-17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CuO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 第21-25页 |
| ·制备γ-Al_2O_314 | 第21-22页 |
| ·制备颗粒状 CuO/γ-Al_2O_3催化剂 | 第22-23页 |
| ·制备蜂窝状 CuO 催化剂 | 第23-25页 |
|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25-26页 |
| ·蜂窝状 CuO 催化剂脱硝活性评价 | 第26-27页 |
| 第3章 制备方法对γ-Al_2O_3性能的影响 | 第27-39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不同方法制备的γ-Al_2O_3性能比较 | 第27-31页 |
| ·BET 表征结果 | 第27-29页 |
| ·SEM 表征结果 | 第29-30页 |
| ·XRD 表征结果 | 第30-31页 |
| ·由不同γ-Al_2O_3负载 CuO 的表面性能分析 | 第31-38页 |
| ·SEM 表征结果 | 第31-35页 |
| ·XRD 表征结果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制备条件对 CuO/γ-Al_2O_3催化剂表面性能的影响 | 第39-48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CuO 的负载量对催化剂表面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 第39-41页 |
| ·SEM 表征结果 | 第39-40页 |
| ·XRD 表征结果 | 第40-41页 |
|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 ·SEM 表征结果 | 第41-43页 |
| ·XRD 表征结果 | 第43-44页 |
| ·助剂 Ce 对催化剂表面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 ·SEM 表征结果 | 第45-46页 |
| ·XRD 表征结果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蜂窝状 CuO 催化剂脱硝活性测试 | 第48-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48页 |
| ·实验步骤 | 第48-49页 |
| ·CuO 负载量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煅烧温度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助剂 Ce 的添加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4-56页 |
|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