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二)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1、选题意义 | 第12页 |
| 2、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四) 研究路径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1、研究路径 | 第13-14页 |
| 2、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五) 金融产业集聚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 1、关于金融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 第14-17页 |
| 2、关于金融产业集聚与其他相关领域关系的研究 | 第17-19页 |
| 3、小结 | 第19-20页 |
| (六)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 1、创新之处 | 第20页 |
| 2、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金融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21-40页 |
| (一) 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 | 第21-24页 |
| 1、产业集聚的定义 | 第21页 |
| 2、金融的定义 | 第21页 |
| 3、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 | 第21-22页 |
| 4、金融产业集聚的特点 | 第22-24页 |
| (二) 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因 | 第24-28页 |
| 1、规模经济 | 第24-26页 |
| 2、信息不对称 | 第26-27页 |
| 3、产业集聚的推动 | 第27页 |
| 4、金融产业的自身特性 | 第27-28页 |
| (三)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8-35页 |
| 1、知识溢出和知识学习效应 | 第29-30页 |
| 2、扩散效应 | 第30-31页 |
| 3、网络效应 | 第31页 |
| 4、创新及技术进步效应 | 第31-32页 |
| 5、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 第32页 |
| 6、金融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功能推动经济增长 | 第32-34页 |
| 7、自我强化机制效应 | 第34-35页 |
| (四) 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及过程 | 第35-40页 |
| 1、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 | 第35-37页 |
| 2、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 | 第37-40页 |
| 第三章 呼和浩特市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第40-49页 |
| (一) 呼和浩特市金融产业集聚现状 | 第40-46页 |
| 1、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评价方法选择 | 第40-41页 |
| 2、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1页 |
| 3、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2页 |
| 4、呼和浩特市金融产业集聚程度的实证分析 | 第42-46页 |
| 5、呼和浩特市金融产业集聚现状 | 第46页 |
| (二) 呼和浩特市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46-49页 |
|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金融产业集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 第49-53页 |
| (一) 呼和浩特市金融产业集聚面临的困难 | 第49-50页 |
| 1、实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9页 |
| 2、金融市场不完善 | 第49页 |
| 3、金融产业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49-50页 |
| 4、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金融人才 | 第50页 |
| (二) 对呼和浩特市发展金融产业集聚对策的思考 | 第50-53页 |
| 1、积极发展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 第50-51页 |
| 2.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 | 第51页 |
| 3、完善金融产业法律、制度体系 | 第51页 |
| 4、完善基础设施,吸引金融人才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