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木马可生存性技术研究和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4-15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 | 第17-22页 |
·引言 | 第17页 |
·影响木马生存性的因素 | 第17-21页 |
·隐藏方式 | 第17-18页 |
·通信方式 | 第18-20页 |
·启动方式 | 第20-21页 |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隐藏的生存性设计和实现 | 第22-34页 |
·SPI 技术概述 | 第22-23页 |
·SPI 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 第23-24页 |
·SPI 技术实现 | 第24-32页 |
·实现原理 | 第24-25页 |
·关键函数与结构 | 第25-28页 |
·安装 LSP | 第28-32页 |
·移除 LSP | 第32页 |
·可生存性分析 | 第32页 |
·本章小节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基于通信的生存性设计和实现 | 第34-53页 |
·WEB 代理技术 | 第34-37页 |
·HTTP 隧道技术 | 第34-35页 |
·Web 代理技术 | 第35-36页 |
·特点与优势 | 第36页 |
·设计和实现 | 第36-37页 |
·多代理技术 | 第37-41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特点与优势 | 第38-39页 |
·设计和实现 | 第39-40页 |
·多代理网络拓扑图 | 第40页 |
·多代理选择算法 | 第40-41页 |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1-52页 |
·系统通信框架图 | 第41-43页 |
·数据包设计 | 第43-47页 |
·WEB代理流程 | 第47-50页 |
·受控端的通信流程 | 第50-51页 |
·控制端的通信流程 | 第51页 |
·文件传输流程 | 第51-52页 |
·可生存性分析 | 第52页 |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自我保护的生存性设计和实现 | 第53-66页 |
·对主机的控制 | 第53-61页 |
·智能信息收集 | 第53-57页 |
·跨网段智能感染 | 第57-60页 |
·远程交互 CMDSHELL | 第60-61页 |
·对通信的控制和保护 | 第61-64页 |
·对带宽的限制 | 第61-62页 |
·对通信的保护 | 第62-64页 |
·对自身的保护 | 第64-65页 |
·对应用程序的保护 | 第64页 |
·对代理的保护 | 第64-65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65页 |
·本章小节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测试和运行效果 | 第66-72页 |
·测试环境 | 第66-67页 |
·理想环境 | 第67页 |
·实际环境 | 第67页 |
·测试结果 | 第67-71页 |
·隐藏功能测试 | 第67-68页 |
·防火墙穿透测试 | 第68-69页 |
·多代理测试 | 第69-70页 |
·网速受限测试 | 第70-71页 |
·本章小节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2-74页 |
·论文成果 | 第72页 |
·发展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