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任务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任务: | 第13-14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概念和内涵 | 第15-18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 第15-16页 |
·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的关系 | 第16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 | 第18页 |
·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土地报酬理论 | 第18-19页 |
·区位理论 | 第19-20页 |
·地租地价理论 | 第20-2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3 寿光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寿光市概况 | 第22-24页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行政区划 | 第22-23页 |
·自然条件 | 第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24页 |
·在山东省的发展状况 | 第24页 |
·寿光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 | 第24-25页 |
4 寿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3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5-28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5-28页 |
·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 | 第28-33页 |
·指标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29-30页 |
·区域节约与集约用地评价指标 | 第30页 |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3页 |
5 寿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和潜力分析 | 第33-52页 |
·寿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 | 第33-44页 |
·寿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 | 第33-37页 |
·与山东其他地市建设用地集约度比较 | 第37-41页 |
·寿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分析 | 第41-44页 |
·寿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 第44-49页 |
·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 | 第44-47页 |
·寿光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潜力 | 第47-48页 |
·寿光独立工矿节约集约利用潜力 | 第48-49页 |
·寿光交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 | 第49页 |
·寿光水利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 | 第49页 |
·基于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 第49-51页 |
·预测的原则 | 第49-50页 |
·基于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 第50-51页 |
·寿光市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1-52页 |
·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第51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不合理现象 | 第51页 |
·开发区总体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 第51-52页 |
6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 第52-56页 |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充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 第52-53页 |
·完善建设用地指标标准,加大执法力度 | 第53页 |
·完善土地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 第53页 |
·完善建设用地指标标准,加强建设用地准入制度建设 | 第53页 |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强化土地市场管理体制 | 第53-54页 |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 第53-54页 |
·强化土地市场管制 | 第54页 |
·实施城镇土地置换工程,显现城镇土地价值 | 第54页 |
·优化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城镇用地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