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晴雨表”效应研究--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美股市比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基于时间视角的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基于空间视角的研究综述 | 第17页 |
·总体评价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20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20页 |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20页 |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股市“晴雨表”作用的运行机理 | 第22-24页 |
·基本面的“晴雨表” | 第22-23页 |
·政策面的“晴雨表”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时间视角的中美股市运行机制 | 第24-33页 |
·研究数据的选择 | 第24-26页 |
·基于时间视角的中国股市“晴雨表”效应 | 第26-30页 |
·基于时间视角的美国股市“晴雨表”效应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空间视角的中美股市运行机制 | 第33-38页 |
·中美两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简述 | 第33-34页 |
·基于空间视角的中美股市“晴雨表”效应 | 第34-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中国股市“晴雨表”效应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 第38-53页 |
·经济内涵不同导致的宏观调控内容上的差异 | 第38-45页 |
·市场经济内涵差异 | 第38-39页 |
·宏观调控方式不同 | 第39页 |
·两国股市运行机制不同 | 第39-40页 |
·货币政策、经济形势与股指走势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中国逆周期政策工具运用失当 | 第45-49页 |
·中国逆周期宏观调控概述 | 第45-46页 |
·中国逆周期政策工具运用情况 | 第46-48页 |
·中国逆周期政策工具运用失当对我国股市影响的探讨 | 第48-49页 |
·中国股市有待进一步成熟 | 第49-52页 |
·股市政策的泛行政化 | 第49-50页 |
·融资无度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