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7-23页 |
·选题依据 | 第7-10页 |
·理论依据 | 第7-8页 |
·实践依据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引下的高中体育 | 第11-15页 |
·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 | 第15-20页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异同 | 第20-23页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研究对象:高中和大一的体育课程学习为研究对象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3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23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3-26页 |
·观察法 | 第26-27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7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27-28页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8-54页 |
·高中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基本形式与状况 | 第28-33页 |
·被调查学校体育课指导思想情况 | 第28页 |
·被调查高中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的情况 | 第28页 |
·被调查高中学生体育课选修或必修情况 | 第28-29页 |
·被调查高中学生对体育课质量评价 | 第29-30页 |
·被调查高中学生体育课考试的有无情况 | 第30页 |
·被调查高中学生体育课课本的有无情况 | 第30页 |
·被调查高中体育理论课的开设情况 | 第30-31页 |
·被调查高中生体育课项目选择情况 | 第31页 |
·被调查学校体育课组织形式 | 第31页 |
·被调查学校体育课练习方法的使用情况 | 第31-32页 |
·被调查高中学生体育课自主程度 | 第32页 |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评价 | 第32-33页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 | 第33-37页 |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高中学生的影响程度 | 第33页 |
·对高中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掌握与运用能力的考量 | 第33-37页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 第37-38页 |
·大学一年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情况 | 第38-43页 |
·大一学生所接受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 第38页 |
·大一学生每周接受的体育课数量 | 第38页 |
·大一学生体育课自主程度 | 第38-39页 |
·大一学生接受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形式 | 第39页 |
·大一学生体育学习方式 | 第39-40页 |
·大一学生体育项目选择情况 | 第40页 |
·大一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足情况 | 第40-41页 |
·大一所学体育课程和高中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重合情况 | 第41页 |
·大一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学方式 | 第41页 |
·大一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次数 | 第41-42页 |
·大一学生最常练习项目与高中学习内容关联程度 | 第42页 |
·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大一学生的行为倾向 | 第42页 |
·大一学生选择体育课的目的 | 第42-43页 |
·大一学生体育课获得学分的难易程度 | 第43页 |
·影响大一学生体育学习的因素 | 第43-44页 |
·高中体育基础对大一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影响程度 | 第43-44页 |
·影响大一学生体育参与的因素 | 第44页 |
·高中学生和大一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情况的比较 | 第44-54页 |
·高中学生和大一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内容之异同 | 第44-47页 |
·高中学生和大一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知识、技能获得情况之比较 | 第47-48页 |
·高中学生和大一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方式之比较 | 第48-50页 |
·高中学生和大一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态度之比较 | 第50-52页 |
·高中和大一学生体育课程影响因素的比较 | 第52-54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4页 |
·建议 | 第54-55页 |
5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6 致谢 | 第58-59页 |
7 附件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