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切换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移动IP 概述 | 第7-8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 ·论文的内容组织 | 第8-11页 |
| 第二章 移动IP 协议研究 | 第11-25页 |
| ·移动IPv4 协议 | 第11-15页 |
| ·移动IPv4 的基本术语 | 第11-13页 |
| ·移动IPv4 的基本操作 | 第13-15页 |
| ·移动IPv6 协议 | 第15-21页 |
| ·IPv6 协议的主要特点和变化 | 第15-16页 |
| ·移动IPv6 的基本操作 | 第16-21页 |
| ·移动IPv4 与移动IPv6 的比较 | 第21-23页 |
| ·移动IP 中的关键技术 | 第23-25页 |
| ·切换技术 | 第23页 |
| ·移动安全 | 第23-24页 |
| ·服务质量 | 第24页 |
| ·组播技术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现有的移动IPv6 切换技术 | 第25-39页 |
| ·移动IPv6 快速切换技术 | 第25-30页 |
| ·协议描述 | 第25-26页 |
| ·快速切换机制的分类 | 第26-27页 |
| ·移动节点发起的切换 | 第27-29页 |
| ·网络发起的切换 | 第29页 |
| ·快速切换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 ·层次型移动IPv6 管理模型 | 第30-39页 |
| ·HMIPv6 概述 | 第30-32页 |
| ·HMIPv6 的扩充 | 第32页 |
| ·MAP 发现 | 第32-33页 |
| ·基本模式 | 第33-35页 |
| ·扩展模式 | 第35-37页 |
| ·两种模式的比较 | 第37页 |
| ·层次型移动IPv6 管理模型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移动IPv6 切换时延性能分析 | 第39-43页 |
| ·切换时延的组成 | 第39页 |
| ·切换时延分析 | 第39-42页 |
| ·MIPv6 的切换时延 | 第40页 |
| ·FMIPv6 的切换时延 | 第40-41页 |
| ·HMIPv6 的切换时延 | 第41-42页 |
| ·切换方案的比较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改进的移动IPv6 切换技术 | 第43-49页 |
| ·F-HMIPv6 设计思路 | 第43-44页 |
| ·F-HMIPv6 操作实现过程 | 第44-47页 |
| ·MN 在同一MAP 域内移动 | 第44-45页 |
| ·MN 在不同MAP 域间移动 | 第45-47页 |
| ·F-HMIPv6 的消息改进 | 第47-48页 |
| ·F-HMIPv6 的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F-HMIPv6 的仿真 | 第49-57页 |
| ·仿真软件的介绍 | 第49-51页 |
| ·主流仿真软件的比较 | 第49-50页 |
| ·NS-2 仿真软件介绍 | 第50-51页 |
| ·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51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