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螺离心机传动机构改进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概述 | 第11-17页 |
| ·固液分离技术概况 | 第11页 |
| ·离心分离机械的应用与发展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离心分离机械发展现状及差距 | 第13-15页 |
| ·离心分离控制的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 ·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概况 | 第17-25页 |
| ·卧螺离心机简介 | 第17-18页 |
| ·卧螺离心机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 ·国内卧螺离心机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 ·卧螺离心机主要技术比较 | 第20-25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 第2章 卧螺离心机传动原理简介 | 第27-35页 |
| ·卧螺离心机工作原理 | 第27页 |
| ·离心力场的基本特性 | 第27-28页 |
| ·作用在颗粒上的力 | 第28-31页 |
| ·影响离心机分离效果的因素 | 第31-34页 |
| ·不可调节的机械因素 | 第31-32页 |
| ·可调节的机械因素 | 第32-33页 |
| ·工艺因素 | 第33-34页 |
| ·其它因素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差速器与离合器组合传动机构设计与计算 | 第35-46页 |
| ·差速结构原理 | 第35-36页 |
| ·差速器设计 | 第36-39页 |
| ·传统卧螺离心机的缺陷 | 第39-40页 |
| ·差速器与超越离合器组合机构 | 第40-41页 |
| ·差速机构的分析计算 | 第41-45页 |
| ·传动比的计算 | 第41-44页 |
| ·传动机构效率计算 | 第44-45页 |
| ·差速器的功率损失计算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控制系统设计 | 第46-62页 |
| ·离心机分离控制系统设计 | 第46-50页 |
|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47-48页 |
| ·零差速运行 | 第48-49页 |
| ·基于模糊控制的差速运行 | 第49-50页 |
| ·模糊控制系统原理 | 第50-54页 |
| ·模糊控制理论概况 | 第50-51页 |
| ·模糊控制基本思想 | 第51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原理 | 第51-52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 第52-53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 | 第53-54页 |
| ·离心机分离过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4-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第62-74页 |
|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62-63页 |
| ·变频器简介及其选型 | 第63-67页 |
|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 第63页 |
| ·变频器的选型 | 第63-65页 |
| ·西门子 MICROMASTER 440变频器 | 第65-67页 |
| ·PLC简介及其硬件选型 | 第67-70页 |
| ·PLC简介 | 第67页 |
| ·PLC的硬件选型 | 第67-69页 |
| ·AB ControlLogix可编程控制器 | 第69-70页 |
|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70-73页 |
|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要求 | 第70页 |
|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及控制方案 | 第70-73页 |
| ·基于模糊控制的差速运行 | 第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74-85页 |
| ·软件介绍 | 第74-75页 |
| ·PLC软件程序设计 | 第75-81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81-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结论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