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史论文

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附表、附图第10-12页
绪论第12-30页
 一、本文选题缘起、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第12-14页
 二、与本文相关的学界研究成果第14-21页
 三、主要研究资料述评第21-24页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及方法第24-25页
 五、本文主要研究设想第25-28页
 六、主要创新及不足第28-30页
第一章 形成、发展期康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与主要寺院时空分布(公元8世纪中叶~17世纪中叶)第30-83页
 第一节 8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康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与主要寺庙第30-44页
  一、前弘期佛教初入康区的过程第30-36页
  二、"黑暗时代"佛教从卫藏到康区的转移(朗达玛灭佛至978年)第36-40页
  三、后弘初期康区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及初步教派化(978年后弘期开始至元朝建立)第40-44页
 第二节 元明时期康区的藏传佛教传播与主要寺院第44-62页
  一、元代康区藏传佛教的发展及地域化的初显第44-48页
  二、明代康区藏传佛教传播的政教背景第48-55页
  三、明代康区的藏传佛教传播第55-62页
 第三节 17世纪中叶以前康区主要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第62-83页
  一、本期康区主要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第62-67页
  二、本期康区主要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第67-73页
  三、本期康区藏传佛教部分主要寺院简介第73-83页
第二章 成熟、定型期康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寺院时空分布(公元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第83-129页
 第一节 成熟、定型期康区藏传佛教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背景第83-94页
  一、格鲁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的建立第83-87页
  二、明末清初康区政教格局的演变第87-92页
  三、成熟、定型期中央政府藏传佛教政策的奠定——清初的藏传佛教政策第92-94页
 第二节 清代康区藏传佛教的传播第94-108页
  一、本期康区主要教派的传播概况第94-103页
  二、本期康区新建的主要寺院第103-108页
 第三节 民国时期康区藏传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布第108-129页
  一、统计资料的来源第108-111页
  二、定型期康区藏传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布第111-129页
第三章 历史时期康区主要藏传佛教文化因子分布的一般状况第129-171页
 第一节 历史时期康区藏传佛教传播及寺院空间分布的一般模式第129-139页
  一、历史时期康区藏传佛教的传播模式第129-132页
  二、历史时期康区藏传佛教寺院空间分布的模式第132-139页
 第二节 康区历代高僧的分布状况第139-151页
  一、高僧与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第139-140页
  二、康区历代高僧的分布第140-145页
  三、历史时期康区主要藏传佛教高僧简介第145-151页
 第三节 康区佛教石刻的分布第151-161页
  一、藏族佛教石刻文化的主要类型第151-153页
  二、康区主要佛教石刻的分布第153-159页
  三、康区佛教石刻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159-161页
 第四节 康区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德格印经院第161-171页
  一、德格印经院的发展概况第162-166页
  二、德格印经院对藏传佛教在康区发展的贡献第166-168页
  三、德格印经院成为康区藏传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的原因探析第168-171页
第四章 康区地理环境与藏传佛教第171-207页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藏传佛教的相互影响第171-186页
  一、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第172-173页
  二、地理环境对藏传佛教的影响第173-182页
  三、藏传佛教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82-186页
  四、小结第186页
 第二节 专题之一: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藏传佛教第186-196页
  一、生态文明的界定第187-188页
  二、藏传佛教干预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第188-194页
  三、藏传佛教对藏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第194-196页
 第三节 专题之二:藏传佛教影响下的康区人地关系第196-207页
  一、藏传佛教对康区土著人地观的影响第196-199页
  二、汉藏民族不同人地观在康区的冲突第199-203页
  三、点滴认识第203-207页
第五章 康区藏传佛教文化区的划分及其特点第207-240页
 第一节 康区藏传佛教文化区的划分第207-230页
  一、康区藏传佛教文化区的划分原则第207-211页
  二、对康区藏传佛教文化区的具体划分第211-223页
  三、有关康区藏传佛教文化的文化中心问题第223-227页
  四、康区藏传佛教文化区的特点及其成因第227-230页
 第二节 康区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文化圈中的地位第230-240页
  一、藏传佛教文化圈的划分第230-234页
  二、康区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圈发展、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第234-237页
  三、汉藏文化分界于大渡河一线的原因第237-240页
结语第240-243页
附录:定型期康区藏传佛教寺院一览表第243-26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67-283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283-284页
后记第284-285页

论文共2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研究--以安徽工艺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
下一篇: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