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序言 | 第8-10页 |
一、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页 |
三、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8-10页 |
第一章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论 | 第10-19页 |
一、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10-16页 |
(一) 惩罚性赔偿的含义 | 第10-11页 |
(二)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的特征 | 第11-12页 |
(三) 惩罚性赔偿与相关法律制度、概念的比较 | 第12-16页 |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6-19页 |
(一)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英美国家的确立及发展 | 第16-17页 |
(二)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渊源及发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消费领域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 | 第19-24页 |
一、惩罚性赔偿的功能 | 第19-21页 |
(一) 对不法经营者的功能 | 第19-20页 |
(二) 惩罚性赔偿对受害消费者的功能 | 第20页 |
(三) 对社会大众的功能 | 第20-21页 |
二、惩罚性赔偿在消费领域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 第21-24页 |
(一) 正义 | 第21-22页 |
(二) 秩序 | 第22-23页 |
(三) 效率 | 第23页 |
(四) 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利益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消费领域的运用 | 第24-38页 |
一、惩罚性赔偿在普通消费领域的适用 | 第24-30页 |
(一) 惩罚性赔偿只适用于生活消费领域 | 第24-25页 |
(二) 惩罚性赔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 | 第25-27页 |
(三)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有主观过错 | 第27-30页 |
(四) 消费者遭受损害 | 第30页 |
(五) 须受害人提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主张 | 第30页 |
二、惩罚性赔偿在商品房交易中的规定及适用 | 第30-32页 |
三、惩罚性赔偿在食品消费领域的规定及适用 | 第32页 |
四、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产生的问题 | 第32-38页 |
(一)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问题 | 第32-34页 |
(二) 惩罚性赔偿责任与刑事责任同时追究的可能性问题 | 第34-36页 |
(三) 惩罚性赔偿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 | 第36页 |
(四) 惩罚性赔偿金的可协商性问题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完善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38-45页 |
一、完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第38-40页 |
(一) 惩罚性赔偿制度自身需要完善 | 第38-39页 |
(二) 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规范国内消费市场的需要 | 第39-40页 |
(三) 国际商事交往中维护我国消费者利益的需要 | 第40页 |
二、完善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40-45页 |
(一) 扩大惩罚性赔偿适用的主观构成要件 | 第40-41页 |
(二) 科学地确定惩罚性赔偿的数额及标准 | 第41-43页 |
(三) 建立小额诉讼法庭 | 第43页 |
(四) 建立集团诉讼制度 | 第43-44页 |
(五) 引入仲裁机制 | 第44页 |
(六) 建立惩罚性赔偿金的基金保障机制 | 第44页 |
(七) 进一步明确概念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