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1 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及有限性 | 第10-17页 |
·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促进市场主体间合作的需要 | 第11页 |
·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需要 | 第11-12页 |
·调节公司自治能力的需要 | 第12-13页 |
·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 | 第13页 |
·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有限性 | 第13-17页 |
·尊重公司团体人格和公司自治的影响 | 第14页 |
·法律本身局限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司法机制自身局限性的影响 | 第15页 |
·公司参与者对待司法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 第15-17页 |
2 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法律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9页 |
·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法律途径 | 第17-24页 |
·股东直接诉讼 | 第17-22页 |
·股东派生诉讼 | 第22-23页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 | 第23-24页 |
·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公司诉讼的可操作性差 | 第25页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缺陷 | 第25-26页 |
·缺乏非诉讼机制 | 第26-28页 |
·司法权介入的力度有待加强 | 第28-29页 |
3 完善我国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建议 | 第29-44页 |
·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 第29-32页 |
·分类与区分原则 | 第29页 |
·司法适时介入与尊重公司自治原则 | 第29-30页 |
·自治与协商优先原则 | 第30页 |
·程序性介入为主与妥当性介入为辅原则 | 第30-31页 |
·间接介入为主与直接介入为辅原则 | 第31-32页 |
·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完善 | 第32-44页 |
·加强公司诉讼的可操作性 | 第32-34页 |
·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34-35页 |
·增加非诉讼机制 | 第35-41页 |
·强化司法权介入公司治理的力度 | 第41-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