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Caracara)植物灌丛沙堆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4页
   ·锦鸡儿属植物研究进展第11-19页
     ·分类学研究第11-12页
     ·地理分布研究第12-13页
     ·解剖学研究第13-14页
     ·细胞学研究第14-15页
     ·演化第15-16页
     ·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第16-19页
     ·防风固沙能力的研究第19页
   ·植物灌丛沙堆研究进展第19-22页
     ·分类特征第20页
     ·形态特征第20-21页
     ·沉积学特征第21页
     ·生态学研究第21-2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灌丛沙堆形态、发育和固沙能力比较研究第24-35页
   ·前言第24页
   ·材料和方法第24-26页
     ·取样地点与自然概括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不同生境下狭叶锦鸡儿灌丛和沙堆形态特征比较第26-29页
     ·不同生境下狭叶锦鸡儿固沙能力比较第29页
     ·不同生境下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形态特征、固沙能力与灌丛大小的关系第29-31页
     ·不同生境下狭叶锦鸡儿灌丛和沙堆发育特征比较第31-32页
   ·讨论第32-35页
     ·狭叶锦鸡儿灌丛形态与生境的关系第32-33页
     ·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形态、固沙能力与其生境相适应第33-34页
     ·狭叶锦鸡儿灌丛和沙堆发育与地理分布的关系第34-35页
第二章 内蒙古高原荒漠区四种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灌沙堆形态、发育和固沙能力比较研究第35-44页
   ·前言第35-36页
   ·材料和方法第36-37页
     ·自然概况第36页
     ·研究材料第36页
     ·研究方法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四种锦鸡儿属灌丛沙堆形态第37-38页
     ·四种锦鸡儿属灌丛沙堆形态特征、固沙能力与灌丛大小的关系第38-39页
     ·四种锦鸡儿属植物灌丛和沙堆形态特征比较第39-40页
     ·四种锦鸡儿属植物灌丛和沙堆发育特征比较第40-41页
     ·四种锦鸡儿属植物固沙能力的比较第41页
   ·讨论第41-44页
     ·灌丛地上生物量不同决定了种内沙堆的体积、形态和植物的固沙能力的差异第42页
     ·灌丛形态和发育特征的不同决定了种间沙堆形态、沙堆发育和植物固沙能力的差异第42-44页
第四章 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区狭叶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比较分析第44-61页
   ·引言第44页
   ·材料和方法第44-48页
     ·自然概况第44-45页
     ·研究材料第45页
     ·研究方法第45-48页
     ·数据处理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60页
     ·不同大小灌丛沙堆土壤资源异质性的静态分析第48-55页
     ·不同大小灌丛沙堆土壤资源富集程度的动态分析第55-59页
     ·荒漠草原区狭叶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比较第59-60页
   ·讨论第60-61页
     ·土壤资源异质性会随着灌丛沙堆的扩展而增强第60页
     ·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会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第60-61页
第五章 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比较分析第61-76页
   ·前言第61页
   ·材料和方法第61-62页
     ·自然概况第61-62页
     ·研究方法第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74页
     ·不同生境狭叶锦鸡儿灌丛斑块土壤资源异质性的静态分析第62-70页
     ·不同生境狭叶锦鸡儿土壤资源富集程度的动态分析第70-73页
     ·不同生境下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内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比较第73-74页
   ·讨论第74-76页
第六章 内蒙古高原荒漠区不同发育状态的垫状锦鸡儿灌丛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的比较分析第76-84页
   ·前言第76页
   ·材料和方法第76-77页
     ·自然概况第76页
     ·研究材料第76页
     ·研究方法第76-77页
     ·数据处理第77页
   ·结果与分析第77-83页
     ·不同发育状态的垫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静态分析第77-82页
     ·不同发育状态的垫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资源富集程度的动态分析第82-83页
   ·讨论第83-84页
第七章 内蒙古高原荒漠区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灌丛沙堆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比较分析第84-96页
   ·前言第84页
   ·材料和方法第84-85页
     ·自然概况与实验材料第84页
     ·研究方法第84-85页
     ·数据处理第85页
   ·结果与分析第85-94页
     ·荒漠区三种锦鸡儿灌丛沙堆内部、边缘与外部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第85-89页
     ·荒漠区三种锦鸡儿灌丛沙堆内部相对于外部和边缘土壤资源的富集第89-94页
   ·讨论第94-96页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均能引起土壤资源的富集和空间异质性第94页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土壤资源在水平方向均由灌丛沙堆中心向外不断递减第94页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土壤资源含量和富集程度在垂直方向呈现岀不同趋势第94-96页
第八章 内蒙古草原灌丛化的研究第96-100页
   ·前言第96页
   ·内蒙古草原现状第96页
   ·草原灌丛化机制第96-97页
   ·“沃岛”与灌丛化草原功能过程的维持第97-99页
     ·“沃岛”效应被认为加快了草原的荒漠化进程第97-98页
     ·“沃岛”效应也是一定程度上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第98-99页
   ·讨论第99-100页
第九章 主要结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4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VS视频编码的块运动估计应用研究
下一篇:一个水稻卷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