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东营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1-12页
     ·现实意义第12页
   ·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第16-30页
   ·政府责任与就业促进的相关理论第16-18页
     ·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的政府责任第16页
     ·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论依据第16-17页
     ·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责任定位第17-18页
   ·对高等院校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第18-21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毕业生数量激增第18-19页
     ·人才培养滞后导致供需脱节第19-20页
     ·高校专业设置导致供需结构失衡第20页
     ·就业指导服务功能不足第20-21页
   ·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引发就业矛盾第21-22页
     ·产业结构层次导致人才需求受限第21页
     ·新增岗位有限导致整体就业困难第21-22页
     ·职业技能欠缺导致就业竞争力不足第22页
   ·就业市场与制度建设不完善第22-25页
     ·制度性障碍影响人才流动通畅第22-23页
     ·就业市场不稳定影响就业质量第23-24页
     ·政策吸引力不足影响实施效果第24页
     ·政策执行力不够影响就业市场完善第24-25页
   ·政府部门就业指导服务功能不足第25-27页
     ·政府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第25-26页
     ·政府人才服务职能履行不到位第26页
     ·对非政府组织服务规范性监管欠缺第26-27页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不够第27-30页
     ·传统择业观念滞后第27-28页
     ·就业价值取向失衡第28页
     ·职业生涯设计缺乏理性第28-30页
第3章 东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特点第30-43页
   ·东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第30-37页
     ·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第30-31页
     ·不同性质单位毕业生就业情况第31-32页
     ·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第32-34页
     ·不同生源地毕业生就业情况第34-35页
     ·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情况第35-37页
   ·东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第37-43页
     ·就业率与学历呈现倒挂现象第37页
     ·择业观念受传统影响较深第37-38页
     ·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第38-40页
     ·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第40页
     ·灵活就业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第40-43页
第4章 国外政府组织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验借鉴第43-48页
   ·完善的就业法律保障体系第43-44页
     ·就业激励措施完善第43页
     ·创造岗位措施突出第43-44页
     ·宏观调控立法健全第44页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第44-46页
     ·提供实习锻炼机会和工作岗位第44-45页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第45页
     ·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化和科学化第45-46页
   ·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第46-48页
     ·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第46页
     ·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第46-47页
     ·就业指导体系立体化第47-48页
第5章 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措施第48-62页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第48-52页
     ·建立符合国情的就业制度体系第48-49页
     ·确保企业作为就业主渠道的畅通第49页
     ·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力度第49-50页
     ·构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长效机制第50-51页
     ·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第51-52页
   ·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完善就业社会化服务第52-54页
     ·规范非政府组织就业服务行为第52页
     ·调动非政府组织参与就业服务的积极性第52-53页
     ·非政府组织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第53-54页
   ·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第54-56页
     ·引导企业建立人才发展战略机制第54页
     ·加强执法监察保障毕业生权益第54-55页
     ·建立完善失业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第55-56页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56-59页
     ·适应市场需求,改革办学模式第56-57页
     ·调整学科设置,突出专业特色第57页
     ·完善就业评估考核机制第57-58页
     ·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建设第58-59页
   ·加强就业观念引导,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第59-62页
     ·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和择业心态第59-60页
     ·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和技能训练第60-61页
     ·培养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第61-62页
结束语第62-63页
注释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共同理想信仰现状研究
下一篇:济南市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