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脱氮除磷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意义 | 第10页 |
·MBR 脱氮除磷的优势及工程应用 | 第10-17页 |
·MBR 简介 | 第10-11页 |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第11-13页 |
·MBR 脱氮除磷的优势 | 第13-14页 |
·MBR 脱氮除磷工艺 | 第14-15页 |
·MBR 脱氮除磷的工程应用 | 第15-17页 |
·MBR 脱氮除磷工程中尚需研究的课题 | 第17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7-21页 |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2章 MBR脱氮除磷工程的长期监测与评价 | 第21-71页 |
·MBR 脱氮除磷工程的概况与监测分析方法 | 第21-29页 |
·MBR 脱氮除磷工程的概况 | 第21-26页 |
·监测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26-29页 |
·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29-39页 |
·COD | 第29-31页 |
·氨氮 | 第31-33页 |
·总氮 | 第33-36页 |
·总磷 | 第36-39页 |
·污染物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9-47页 |
·COD 负荷及其对 COD 去除的影响 | 第39-43页 |
·氨氮负荷及其对硝化作用的影响 | 第43-47页 |
·沿程污染物浓度及降解速率计算 | 第47-52页 |
·污染物浓度的沿程变化情况 | 第47-49页 |
·沿程污染物降解速率计算 | 第49-52页 |
·污染物去除途径分析 | 第52-58页 |
·磷的去除途径分析 | 第53-55页 |
·氮的去除途径分析 | 第55-57页 |
·COD 的去除途径分析 | 第57-58页 |
·污泥混合液性质 | 第58-68页 |
·污泥浓度 | 第58-60页 |
·滤纸过滤性和沉降性 | 第60-62页 |
·污泥颗粒粒径分布 | 第62-64页 |
·污泥的硝化活性 | 第64-65页 |
·膜池污泥含磷量与释磷/吸磷特性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第3章 MBR实际工程中污泥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71-89页 |
·试验仪器与方法 | 第71-75页 |
·试验仪器与装置 | 第71-72页 |
·试验原理与方法 | 第72-75页 |
·微生物增殖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 | 第75-78页 |
·异养菌衰减系数和自养菌衰减系数 | 第75-76页 |
·异养菌产率系数和自养菌产率系数 | 第76-78页 |
·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 | 第78-83页 |
·COD 最大比去除速率和去除半饱和常数 | 第78-81页 |
·氨氮最大比去除速率和去除半饱和常数 | 第81-83页 |
·工程 MBR 与小中试 MBR 动力学参数对比 | 第83页 |
·MBR 与 CAS 工艺动力学参数对比 | 第83-85页 |
·衰减系数对比 | 第84页 |
·产率系数对比 | 第84-85页 |
·最大比去除速率与饱和常数对比 | 第85页 |
·动力学参数数据核算 | 第85-86页 |
·COD 降解动力学参数核算 | 第85-86页 |
·氨氮降解动力学参数核算 | 第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4章 MBR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 | 第89-108页 |
·MBR 工程膜污染状况及膜清洗有效性分析 | 第89-95页 |
·跨膜压差与膜通量变化情况 | 第89-93页 |
·清洗方式和效果 | 第93-95页 |
·MBR 工艺能耗与运行成本分析 | 第95-102页 |
·能耗组成及分布 | 第95-99页 |
·运行成本组成 | 第99-102页 |
·MBR 与 CAS 工艺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102-105页 |
·以 B 厂为模型进行分析 | 第102-104页 |
·以优化设计的 MBR 工艺为模型进行分析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第108-111页 |
·结论 | 第108-109页 |
·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108页 |
·动力学参数 | 第108-109页 |
·系统运行稳定性 | 第109页 |
·建议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个人简介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