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注册制下的商标使用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研究商标使用问题的三个基础 | 第8-17页 |
(一) 商标的性质 | 第8-10页 |
(二) 商标的功能 | 第10-14页 |
1. 商标识别功能 | 第10-11页 |
2. 质量保障功能 | 第11-13页 |
3. 广告宣传功能 | 第13-14页 |
(三) 商标使用的界定 | 第14-17页 |
1、商标专用权取得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 第15页 |
2、商标专用权维持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 第15-16页 |
3、商标专用权行使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 第16-17页 |
二、商标确权程序中的使用问题 | 第17-22页 |
(一) 商标审查程序 | 第17-19页 |
(二) 商标异议程序 | 第19-21页 |
(三) 商标争议程序 | 第21-22页 |
三、商标专用权维持意义上的使用问题 | 第22-24页 |
(一) 注册商标的使用要求 | 第22页 |
(二) 注册商标的使用形式 | 第22-23页 |
(三) 注册商标的使用认证 | 第23-24页 |
四、商标专用权行使意义上的使用问题 | 第24-32页 |
(一) 商标专用权 | 第24-25页 |
(二) 合理使用 | 第25-32页 |
1、叙述性合理使用 | 第27-28页 |
2. 指示性合理使用 | 第28-29页 |
3、滑稽模仿 | 第29-30页 |
4、新闻报道及评论 | 第30页 |
5、词典类书籍编纂 | 第30-32页 |
五、商标使用的几个特殊问题 | 第32-40页 |
(一) 反向假冒 | 第32-33页 |
(二) 平行进口 | 第33-35页 |
(三) 定牌加工 | 第35-36页 |
(四) 被动使用 | 第36-37页 |
(五) 网络使用 | 第37-40页 |
六、完善我国商标使用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 第40-44页 |
(一) 明确商标基本概念 | 第40-41页 |
(二) 完善商标合理使用 | 第41-42页 |
(三) 增加对注册商标的使用要求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