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一极一轴一区块”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5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7-21页 |
·点轴理论 | 第21-22页 |
·核心-边缘理论 | 第22-23页 |
·梯度转移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成渝经济区与四川“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概述 | 第25-41页 |
·成渝经济区概述 | 第25-31页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第25-28页 |
·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四川“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概述 | 第31-41页 |
·四川“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战略的提出 | 第31-33页 |
·四川“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现状 | 第33-41页 |
第4章 四川“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1-50页 |
·成都都市圈增长极 | 第41-44页 |
·核心城市扩散效应弱 | 第41-42页 |
·严重的“成渝之争”制约“一极”发展 | 第42-44页 |
·成渝通道发展轴 | 第44-48页 |
·成渝通道轴线功能较弱 | 第44页 |
·沿轴线城市产业协作欠缺 | 第44-45页 |
·沿轴线城市发展相对滞后 | 第45-48页 |
·环渝腹地经济区块 | 第48-50页 |
·区位优势独特,融入重庆的意识不强 | 第49页 |
·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低 | 第49-50页 |
第5章 推进四川“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的对策 | 第50-60页 |
·强化“一极”辐射带动能力 | 第50-52页 |
·加快核心城市建设,提升成都都市圈增长极的辐射力 | 第50-51页 |
·加强成渝协作发展 | 第51-52页 |
·壮大“一轴”发展 | 第52-57页 |
·加强重要交通节点建设 | 第52-53页 |
·优化产业布局 | 第53-55页 |
·加强沿线城市建设 | 第55-57页 |
·积极促进“一区块”融入重庆 | 第57-58页 |
·积极转变发展观念 | 第57页 |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 第57-58页 |
·实施四川“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第58-60页 |
·完善协调机制,加强合作交流 | 第58-59页 |
·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区域良性发展 | 第59页 |
·加强改革力度,坚持对外开放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1 | 第65-66页 |
附录2 | 第66-67页 |
附录3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